别说这段时间新下了不少订单,还有为明日的圩日准备的食材也不能少。
但是,云莞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她从陵阳城买了不少酿酒的材料回来,用过晚膳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厨房忙碌了起来。
云怀诚从外面进来:“阿莞,当真要酿酒?”
云莞已经将酒缸封盖:“二哥,我已经在等发酵了,你还问我真假?”
云怀诚挠了挠头,云莞笑道:“行了,再等半个月吧,到时候二哥尝尝,是我酿的好喝,还是西江酒好喝。”
妹妹的场必须捧啊,云怀诚想也不想便道:“那还用说,自然是阿莞做的最好。”
云莞听着心情大好,弯眸笑。
美酒在静静地发酵,云家的生意却仍在继续。
第二日,留下大伯娘在家中照顾云怀礼,云莞跟家人再次早早便出发去了镇上。
辰时刚到,小面摊上热汤的香味,便远远飘散出来了。
云莞三次圩日未曾出现在面摊上,之前掌勺的一直都是云大伯,还有能说会道的云怀诚也不见了,这一再回来,一些熟客很快就上来打招呼了。
“云姑娘,我前两日来总不见你,你去哪啦?”
“云姑娘,我以为你不做这生意了咧!”
云莞一边忙碌,一边笑眯眯回应:“前些日子,去陵阳城做办事去了。”
她这边忙忙碌碌的,客人也来来往不断,定做米粉的人越发多了,云家干脆出了个折扣活动:一次性买超过十斤的米粉,便免费赠送一碗的卤水。
这个可实在太优惠了,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一时间都往云家的小面摊过来,甚至还有人颇具先见之明的已经提前订购了一个月之后的用量,说是回去过年还能吃,云莞一听,当下便说了好几样如何将米粉与别的菜肴何在一起做成大菜的方法,一来二去的,订购的数量便越发多了起来。
定金一点点涌进了云玉娘的口袋,别提多让人高兴了。
午后,不知怎么回事,太平镇上忽然传出了一个消息,说街西头最有名的那家面摊上做面的云姑娘,便是前几日前往陵阳城,解决了县丞老夫人厌食之症的小厨神。
一开始只是说,她在七日之前揭下了榜单,进入了县丞府邸的后厨房,此后榜单便没有再挂出来过。
后来,还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传成了云莞背着一口铁锅,抱着一个酿制了祖传三百年秘方的坛子,一手揭下官榜,进入了县丞的府邸,以一道从未有人见过的菜肴,一举征服了老夫人的口味。
太平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就是人多,来往商客、本地居民,交通要道上什么人都要,这么一传,根本不用两个时辰的时间,但凡出入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么个事儿。
县丞老夫人那是谁,据说从京城来的大户人家,打小吃的是山珍海味,究竟是多大的本事才能改善了老夫人的厌食之症啊,那定然是有大本事的。
加上熟客都知道,云莞前面三个圩日都没来镇上,今日还说是去陵阳城办事了。
如此一来,消息便更具可信性,看热闹的人,来看小厨神长得如何,好奇的人,也想来看面摊,熟悉一些的客人,或者周围的摊主,便更加不忌讳了,直接来问云莞是不是真的去揭榜了。
云莞自然笑眯眯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