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和平方式吞并辽东之后,对自己命运十分担忧的西藩集团也开始动摇。以前他们夹在朝廷和东藩之间,是心向朝廷的。可朝廷却从未对他们放心过。吴璘拉拢到了一半西藩家族,选择签订了东藩条法,他们的子嗣获得世袭藩镇权力,拥有大量世袭藩地。他们的属官,被东藩府统一安排。
东藩括地到了陕西,让朝廷赶到压力重重。想阻止,又不敢开战。而且吞了辽东,陕西之后,东藩的军事优势更加明显。一旦开战,朝廷如何抵挡得住凶悍的辽东骑兵和西军悍卒。
看到朝廷的虚弱之后,担心被朝廷进一步算计的林永长子立刻选择了投靠东藩,林永藩镇的二代已经不行了。没有合理的制度保证,二代们普遍是二世祖。把藩地经营的很混乱,巧取豪夺的他们倒是富贵,可是境内贫富分化的极为夸张。贫者无立锥之地,纷纷往外地迁移。如此下去,基本上都不可能传到第三代了。
通州、泰州相继加入东藩,东藩府派出干吏整顿通泰吏治,裁汰了大量庸官,镇压了地方豪强的反抗。通泰本该有的经济潜力,很快就释放出来。但东藩括地基本上就结束了,因为通泰地区的反抗此起彼伏,已经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地方西军势力,很难清除。任由他们把持地方官职,又实在是不合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陕西。
东藩括地,其实只是对藩镇家族有好处,对于那些中小西军家族来说,他们只是占有县级以下政权,世袭罔替,现在要拿走他们的权力,却不给藩镇首领那样的好处,他们自然是要反抗的。
这样的反抗规模,跟唐朝时候的藩镇类似,都很难彻底清除。所以东藩府认识到,境内藩镇是不容易吞并的。倒是辽东很稳定,刘佶建立的,是一个弱民强国的体系,十分集权,根本就没有什么地方实力派,如果有,早就被刘佶清洗了。但西军不同,林永、吴阶是藩镇镇抚使,他们下层军官就是知州、知县,一直到都保长、保长,这样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很难用武力消灭。
这才是真正的封建势力,容易打败,很难征服。
东藩括地结束之后,朝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知道削藩果然没那么容易。虚弱的江藩、西藩他们削不动,强势的东藩竟然也削不动。
新的平衡形成了,一个更强大的东藩,和一个依旧苟且的朝廷。
朝廷大而弱,东藩小而强,谁也不敢动手,谁也不想动手。
于是晏湲第四次执政后,将竞争方式转向了其他领域,比如制度建设上。朝廷相比东藩,拥有三倍人口的优势,可是税收收入却已经快被东藩赶上。朝廷岁入四亿贯,而东藩已经逼近了三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