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国之求生之路 公害 1700 字 8个月前

,完全被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突然间他一直对自己毫不动摇的信心裂开一个缺口,转眼这个缺口就如刚才的洪水般占满整个心灵,莫非自己遇到了克星,一个完全无法战胜的对手。

现在的孔明还没有遇到过一点完全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事情,可以想象的出这次对他的打击有多大,竟然连下一步的方寸都已经乱掉。多亏这个时候他身边还有比较冷静的人,随军司马董和见孔明也陷入了昏乱之中,忙提醒他说:“军师,敌人既然水攻,其后定有伏兵,请早做决断。”

这才点醒孔明,忙收拢残兵,但现在军心以乱,更是没有抵抗之力,想要渡河,手下的军兵又对河水充满了恐惧,最后孔明抬出军令,下令不肯渡河者斩,才勉强迫手下残兵渡过杨河,但速度却是不敢恭维。

这边渡河尚未完毕,程玉军已经赶到,半渡而击,如果不是严颜张任等人奋力抵挡,恐怕难逃覆灭结局,终于在几大军师的合力下,让孔明灰头灰脑的吃

了一个败仗。

这一战下来,益州军损失惨重,即使孔明在也无力再犯荆州,只得兵退夷陵,过了几日,关羽也灰溜溜的逃了回来,原来他当晚出偏师去袭击荆州军的侧翼,还没有到地方却已经遇到敌人的狙击,促不及防之下,军马也是损失大半,再逃回军营的时候,却只见到一片火场,也不知道孔明退往何处,一路上尽是拣小路而行,所以比孔明慢了许多。

孔明对损兵早有心理准备,只要关羽没有出事就好,不然自己也没有办法向刘备交待,眼下十停人马去了三停有余,还哪里有力量继续东侵,只得困守夷陵,防备荆州军反攻。

可有句话叫祸不单行,虽然荆州军没有来,却有武陵来的使者,说孔明在出发前布置的哨探已经得到准确的消息,孙权派周瑜领兵数万,正奔武陵袭去,可谓是屋露偏逢连阴雨。

孔明深思熟虑良久,一面让关羽先带一半人马去支援武陵,另一面措辞恳切的写了一封书信给刘备,

意思大概是说,巫峡以东长江以北的荆州地区虽然是兵进中原的一块重要跳板,但是现在却已经成为一片孤地,既无坚城可守,又与其他地方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在这里建立防御线,不过是徒然浪费兵力还不能收到应有的战略价值,自己无能,在荆州城下吃了败仗,暂时已经无力东进,武陵又遇到危险,比较起这里来,武陵附近的战略意义更大一点,希望刘备可以原谅他,放弃巫峡以东一带,全力保住荆南。因为此时刘备还没有死,这些大事还是他说了算。

不过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还是非常高,何况他本身也深通战略,知道眼下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去信封孔明为荆州牧,前线的所有事情尽管由他一人说了算。既然得到了刘备的授权,孔明终于可以放弃夷陵这座孤城,全军撤往江南,至此,刘程两家的荆州会战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