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想了一下,也觉得似乎有点道理,只能含糊说:“德圭不要说的太绝对,我是绝对不相信玄德会是这种人,你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试探他一下,不要冤枉好人。”口中说不相信,却要蔡瑁试探一下。
蔡瑁一听,正中下怀,于是告诉刘表说:“不如这样,主公。既然我军很难夺下荆州,不如派人掉刘备回来,看他是否回来,就知道他的心意。”
他这话说的摸棱两可,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刘备拒绝回来,自然照旧。如果他回来更好,自己在信上写要他回来荆州,到时候景升见到刘备带领人马杀回来,就算他有千万条舌头,恐怕也难以说的清楚,看还有谁和自己争权。
刘备军中这些日一直没有和程军开战,郭嘉也没有主动要战,难得修养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却突然收到蔡瑁的书信,请刘备退兵回荆州,淮南将由他的人马代
为掌管。
刘备不明所以,将诸葛亮等人叫来自己的帐中,询问道:“军师,在这种情况之下,景升却叫我们撤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听刘备有此问,却反问道:“不知主公是想退兵呢,还是想留在这里?”
“胜负未分,如何能够撤兵?此时撤军恐怕定会遭到徐州军的追杀,还是不能撤军。”刘备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连想都不用想。
“如果主公真如此的话,恐怕更是死无葬身之地。”诸葛亮严肃的说。
刘备不知原由,诸葛亮解释道:“蔡瑁此信,乃是想将您骗回去,由他接手淮南。定是他在刘表面前说主公有割据之心,如果您不肯回去,不是证实了他的谗言吗?”
“那么你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撤兵回去?”
“理当如此,但主公却不可草率,一来我军之后尚有强敌虎视,二来恐怕主公回到荆州此事也不会善了,陷害主公之人见此计不成,难免不在刘表面前说您的其他坏话。”
“进又不成,退又不成,难道说我只有在此坐以待毙吗?”刘备脸上流露出绝望的表情:“不然我给景升写一封信,将我的肺腑之言与他说明,如果他还不信任我,那我就投奔他方去吧。”
“主公也不必过于担心,既然主公有投奔他方之意,那么事情就好办了。日前刘璋为张鲁所败,曾向刘表求过救兵,刘表为了保存实力没有派一兵一卒。如今主公既然想投奔他人,无妨去蜀中散心。”
刘备面露难色说:“虽然当日讨黄巾之时我与季玉有数面之缘,但以时隔多年,他又如何会记得我这样一个小人物。况且要去蜀中,就要先经过荆州,景升又如何能放?”
“其实事情一点也不难,主公只需缓缓做撤军准备,并要蔡瑁另派人马来接手淮南,以安刘表之心,然后秘密派人去见大公子刘琦。他素来与主公亲近,主公可请他在刘表面前进言,也不必为我们分说,只说是怕主公滞留荆襄再有他变,让刘表把主公主动派到益州去,我们既可脱离这是非之地,又可不损主公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