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话题越来越沉闷,程玉想办法把话题转移到比较快乐的事情上:“大哥,不知道两位贤侄最近怎么样?”
“他们两个啊,最近都非常好,他们一直在苦读诗书,比我年轻时候要好学多了,为人可很仗义,大概以后会成为二弟三弟这样的人,希望以后不要象我一样没有出息。…三弟,你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事情了,你的年纪已经不轻,貂禅人不错,又是王司徒的义女,但毕竟出身贫寒,以前又跟过董逆和吕布,你将她收房也就可以了,却无法让她做你的正室,不然以后你会落一个什么样的名声?虽然你现在名高位重,但无后可是最大的不孝啊,赶快找一个名门秀女,把这个名分定下来吧。”
听到大哥提到这样的问题,程玉就更尴尬了,虽然他也有女人,但毕竟长年征战在外,是个远离女子的角落,再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喜欢的人啊。不过说起来…程玉心中突然又浮现出那个刺客的影子,神情真的有点象,不过那时的她…
胡思乱想之中,两个人又一次睡倒在桌上。
孔融在徐州盘桓了没有几天,又担心朝廷里的事情,向程玉告辞回许昌,程玉虽然有点舍不得,但孔融一再坚持,程玉也已经摸透了大哥的脾气,只能洒泪而别。
正在程玉这里兄弟相见的时候,北方却已经闹翻了天,袁绍对曹提升程玉的职位十分不满,此时他已经知道了当时是被程玉骗走的,但既然已经讲和,以他注重名声的性格,自然不能在此时再与程玉开战,只能把这口气出到曹身上,在黄河沿岸部下重兵,准备进攻许昌。
这次袁绍干脆省了事,将手下带去攻打程玉的兵马全部转到了黎阳朝歌一线以南,其实就是官渡以北的地区。之所以袁绍偏爱官渡,也不是一点原因也没有,官渡处在黄河和济水的分水岭边,同时又是冀州兖州和司隶三州的分界点,如果袁绍可以占领这里的话,南下就可以直指许都,一马平川再无关隘,西进又可以直指三辅,东进则直接端了曹的老家兖州,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实袁绍军中对这次南征的意见并不统一,田丰沮授都反对袁绍在刚刚和程玉讲和就再与曹开战,冀州的兵马这几年一直在不停的东挡西杀,国中也一直没有什么休养,正宜息战养民,等待机会。不过显然袁绍有点等不急了,虽然当年他自己放弃了拥护天子的机会,但现在他非常垂涎于曹现在的权力地位,一心想取代曹成为中央的统治者,因而又一次不顾忠臣的劝阻,悍然出兵。
不过让袁绍比较头痛的没有什么借口进攻曹,他可不想落下一个叛逆的名声,没有想到曹很快的给了他机会。
原来“玉带诏”可不是发给程玉一个人的,当时除了程玉和马腾两个外臣以外
,还发给了董承等人,其实连袁绍当时都是备选对象,不过派去试探他的人觉得袁绍不是真心为国,因而舍弃了。这段时间董承他们一直在找寻机会,恰好袁绍也帮了他的忙,京城的守兵守将大多被派到了官渡前线,防御变的空前空虚,几个人就商议要乘机扫除曹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