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夜,首尔第十五届古典音乐交流晚会在庆德大学举办。
据传,议员的女儿也就读于庆德音乐系。因此,大到邀请名单的拟定,细节到选取何种质地的红毯,身为赞助方的jk集团为这场晚会的成功创办可谓尽心尽力。
权时贤一袭高定格纹西服,低调地坐在了一楼左手的a区位置。尽管他无意惹人注目,但那矜贵中透着一缕不羁的独特气质早已吸引了众多听众的目光。
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强忍着交头接耳的,时不时地往那里瞥上几眼,打开屏幕趁着晚会尚未开始,敲击着键盘奔“走”相告。
十八点半,管弦乐团提前入场调音。
十九点,听众席灯光渐渐黯淡,随着指挥的鞠躬致意,晚会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坐在a区的男人消失了。
坐在首排的李春兰教授从高中便一直对崔秀芝进行单独辅导,她非常了解这个孩子的优势和缺点。
崔秀芝的确足够有天赋,虽然中途一段时间缺乏训练,后期的刻苦也足以让她快速赶上。
但光有天赋和努力,是无法让乐曲浸入人心、获得突破的。
直到那日李春兰去礼堂归还钥匙,听到了她演奏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将现代元素与巴洛克风格完美融合。
她恍然意识到,如果说十八岁以前的崔秀芝学习的是大提琴,那么如今的她学习的,则是音乐。
李春兰殷切地期待着自己的弟子可以在这场晚会中崭露头角。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能在曲子中揉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事。
同时,作为一场表演来说,李春兰此刻最担心的是演奏者个人的魅力。
崔秀芝的外貌放在全校甚至全首尔来看都是极为出众的,用孩子们的话说,是可以出道的美貌。但在古典乐的圈子里,这样绝佳的脸蛋和气质很容易给人一种刻板印象——技艺不精。
同时,听众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乐曲本身,其次才是演奏者的光环。
崔秀芝的美貌,是一柄双刃剑。
她或许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大提琴商业演奏者,甚至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古典乐的圈子,却也有可能会倒在教授们的成见下——类似“这样的孩子,是无法专注音乐艺术的”。
在她的沉思间,舞台的灯光渐渐熄灭了。
彩排时没有这个环节,按理说这节目该是崔秀芝的大提琴独奏……她隐约听见了身旁古典乐大拿朱熙正先生和身侧教授的私语。
难道是灯光坏了吗?李春兰皱着眉捏紧了手包。
秉持着优雅的原则,一楼的嘉宾们倒是端坐着耐心等待。
于是静谧的黑暗里,甚至可以清晰地听见雨点稀稀疏疏砸向雕花玻璃的清脆声音。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延长,雨声渐小。
在听众的好奇心接近姐姐的时刻,一缕流畅而低缓的乐声从漆黑的舞台中央流淌而来,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裹挟至前方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