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李忘忧你混蛋

他只怪自己,当初从郑州行在离去时,见到杜如晦面色憔悴,却仅仅当成是他奔波辛苦,完全没想起,贞观四年,便是杜如晦的人生终点。

想到这些,李忘忧便恨不能再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牛武三人自然不清楚李忘忧心中所想,但见自家郎君拼了命般催马狂奔,却也只能加快了马鞭,紧跟上去护卫左右。

再好的马匹,也无法长距离奔驰,所以要想急行赶路,就必须换马。

好在金牛道内一样设置有大小驿站,可以用来更换马匹。

之所以李忘忧身旁只带了牛武他们五人,就是因为驿马也是有限的。

根据唐律规定,李忘忧身为从二品的开国县公,一次可以在驿站更换驿马六匹。人再多,驿站就无法提供足够的马匹给他们更换了。

李忘忧一行六人,就如同八百里急递一般,每隔二十里,便会在驿站更换马匹。

马换人不停,向着长安疾驰而去。

一千多里路程,在李忘忧不惜马力的一路狂奔下,终于在第三日,带着满身的风尘与疲惫,冲入了长安城明德门。

李忘忧连衣物都来不及更换,便径直领着牛武等人,催马去了杜如晦的府邸。

此时已经是杜如晦去世的第十日,但杜府之中,前来吊唁的宾客,依旧很多。

杜如晦身为右仆射,开国国公,其身后事自然十分繁琐,也有朝堂礼法的诸多规定。

大唐三品以上官员死亡,称为薨,五品以上官员称为卒,从六品以下官员到庶民百姓称为死。

从墓地规格、棺材、陪葬到寿衣、丧服,都有严格的规定。

杜如晦的丧事,鸿胪卿负责监护丧事,司仪令示礼制,规格比同王侯。

所以待李忘忧赶回来时,杜如晦的灵柩尚未下葬,还停灵在府中。

消失数月不见的户县公李忘忧,归来长安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杜府内外,前来吊唁的宾客纷纷侧目。

他也顾不得与相熟的宾客打招呼,径直赶去了杜如晦的灵房,准备去拜祭这位可敬的长辈。

但李忘忧尚未进灵房,却见灵房之中冲出了数人,正是身穿丧服杜荷、杜构两兄弟,以及身后跟着的一众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