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鄢陵侯

刘清如今才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早就悔得恨不能抽自己几巴掌。

但他身为太常寺的属官,若是此时改弦易辙,却又担心被太常寺卿王颖记恨,那他的前途就全完了。

一时之间,刘清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不知如何才好。

《驱鬼记》在长安城中流行起来,却是让王颖等人也同样感到难受了。

他们哪里能想得到,居然还有像李忘忧这般为某个人造势的方法。

其实李忘忧这种利用说书人,传播苏长卿“光荣事迹”与“光辉形象”的造势炒作方式,放在后世简直不值一提。

后世网络上,要炒作某位小鲜肉出道,那些手段,才叫一个精彩纷呈。

什么无中生有、借题发挥、凭空想象,再加上双簧表演,蹭热度等等,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炒作,才叫造势。

但即便是李忘忧这般“幼稚”的炒作手段,在大唐却已足矣。

如今长安城中,人人对苏长卿赞叹有加,甚至连苏长卿女财神的名号都没人叫了,私下里都将苏长卿称呼为“苏菩萨”。

李忘忧远在千里之外的蜀郡,却凭借着几封书信,将长安城内搅成了一锅粥。

每日上朝,是否要给苏长卿封爵这个话题,总要让百官在李二面前吵闹一阵子,让李二也是头疼不已。

王颖等人却是越来越势单力薄。

之前给他们摇旗呐喊的那些低阶官员,虽然品级不高,但胜在人数众多。如此多的百官鼓噪起来,即便李二也不能不考虑后果。

可自从李忘忧暗中谋划,弄出诸多手段后,类似太常寺协律郎刘清这般的官员,虽然摄与王颖等人的压力,不敢站出来表示支持,却也都默默保持了沉默。

无论王颖这些大佬如何暗示,他们都只当没有看见,对于苏长卿封爵一事三缄其口,默不作声。

毕竟众人也不是傻子,无论得罪王颖这些五姓七望的大佬,还是得罪户县公李忘忧,都不是他们愿意见到的。

保持中立,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

王颖等人没有这些低阶官员的大力支持,自然反对的声音也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