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忘忧被杨纂那无耻的样子给气笑了,这个小气的中年人,怎么什么都要抢啊?
“杨明府,我家还有良田百亩,交给县里冲抵欠的公廨钱便是。这字,嘿嘿,不给!”
虞世南看着自己弟子与李忘忧如同顽童一般抢夺自己书写的字,也忍不住捻须哈哈大笑起来:“续卿,你便不要与小郎争夺了,老夫的字,你可没有少拿走啊。”
被自己的老师这么一说,杨纂也不好意思了。喃喃松开手,将虞世南这幅字万般不情愿的让给了李忘忧。
李忘忧嘿嘿一下,再次将纸摊平放在案几之上,请虞世南用印做拔,末了才吹干了笔墨,小心卷起让李
衡收藏好,千万不敢有失。
这可是传家宝啊!
李太白的诗配上虞世南的亲笔书写,这要是传到后世,拿去拍卖,那些富豪为了抢这副字画能打出脑浆子来。
“小郎,不知你师承何人?竟然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倒是老夫小觑于你了。”众人重新落座,虞世南开口问道。
李忘忧他哪里有什么师承,之前这身体的主人不过在私塾读过书罢了。
“回虞秘监,小子没有师承,只是在私塾读过几天书。”李忘忧老老实实回答道。
他的回答倒是让虞世南惊奇了,难道还真有天纵之才,可以不学而知?一双浑浊的眼睛不停在李忘忧身上打量,想看看这个少年郎到底有何不同。
杨纂见虞世南对李忘忧有兴趣,便将李忘忧的家世与近况讲述了一番。
当得知李忘忧居然原本也是户县李氏族人,却被开
除宗族族谱后勒索黄金田产,虞世南气的胡子都吹起来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群老不死的混账田舍郎!”虞世南都忘了,他已经七十古稀,可比李氏那群族老年长的多。一时生气,连自己都骂了。
李忘忧听虞世南的话,差点没忍住笑喷出来,赶紧拧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得他龇牙咧嘴。
而听杨纂说那首《上杨纂》的由来,以及李忘忧将家中所有奴婢全部放免为良,宁愿独自背负巨额债务的事情。
虞世南不由摇头感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小郎,你有个好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