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东征讨郑(七)

明末屠夫 兮非可 1850 字 8个月前

亲兵兴奋地疾驰而去。

杨炯这才一屁股坐到地上,精神终于放松了下来,仰头看了看天,嘴角露出一丝惬意的微笑。宛若后世完成了一项重大演习任务一般,杨炯心里既空落落的,又觉得踏实欢喜。在他看来,没有比胜利果实更为甘甜的,此战一举击败郑军的陆上主力,收获肯定是多方面的。

好比武林争霸,在擂台上,用实实在在的拳头把对手干趴下,不仅可以收获荣耀,更能够赢得对手发自内心的臣服。大老远跑来打这一仗,起因不就是因为郑家看不起虎山军,还想着要敲诈勒索一番么?嘿嘿,岁贡十万哩!

想到这里,杨炯咧开了嘴,会心一笑——兄弟,我敢给,你也敢要?

另外,这一仗更大的意义在于,用战绩宣告了虎山军在岭南地区的存在与崛起。这一仗之后,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无论是两广总督,还是福建提督,都得认命认拳头,都得承认并尊重虎山军的利益诉求。嘿嘿,不服,来干?

杨炯又是憨笑起来。

一旁的亲兵见了,有些目瞪口呆,有些觉得莫名其妙——难道仗打赢了,将军高兴坏了,高兴傻了?

就在这时,秀才找来了,“将军,这一仗,咱们虎山军,果真又赢了!将军,真是孙武再生哩!”

杨炯憨笑着摇摇头,“这个马屁,太简短,太生硬,不应景,不走心。差评!”

秀才一下楞住了,想了想,又道,“我见此战,将军指挥若定,几炷香的功夫,就分出了胜负。两军人马相当,有这般战绩,可谓十分了得!将军威武!”

杨炯还是憨笑,“主题不鲜明,叙事不生动,挖掘不深入!嗯,还是差评!”

秀才再次愣住,尔后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然后陪着小心,“敢问将军,这个马屁,我要怎么拍,你听了才舒服?”

杨炯哈哈大笑起来,“来来来,秀才,我教教你。你可以这般说——将军,这一仗,是我虎山军扫平岭南,震慑东南的大仗和硬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我虎山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事件,必将在我虎山军建设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将军深谙用兵之道,无论是排兵布阵,调兵遣将,还是把握时机,捕捉战机,无一不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体现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有,将军身先士卒,带头冲阵,赴战场如履平地,破军杀将易如反掌,可谓是光环耀眼,霸气侧漏,神格已成……”

秀才越听越心惊,嘴巴渐渐张开,直至可塞进一个鸡蛋。待杨炯说完,秀才这还慢慢回过神来,尔后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敢问将军,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马屁功夫?”

杨炯瞬间尴尬了,憨笑立马消失,然后扭头看向远处,当作没听见秀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