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笑了笑,语气中罕见的带上了一丝揶揄:“难道z国连最起码的这两样东西都没有给你们?”
z国已经提供了资金支持,鉴于军事顾问团已经派出,庞劲东估计下一步就会提供武器。
只不过,没有谁会嫌钱多,而且庞劲东想要获得一些先进武器。
果敢地区的现状注定了不可能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所以军队必须能够以质量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而相比于m国,z国的军事装备水平还是太过落后了。
安德森毫不犹豫的说:“资金问题,我暂时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是武器方面…….”
庞劲东见到了一丝希望,急忙问:“可以吗?”
安德森没有直接回答,告诉庞劲东:“我给你一个联系方式和联系人,是红海贸易公司的,你需要什么尽管向他们提出来。我会向他们打个招呼,对你在最大程度上放开限制。”
庞劲东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红海贸易公司,但是却知道m国每年实际出口的武器,要远远超过正常的国家间军备贸易。
因为有相当数量,甚至可以说是多数的m国武器出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企业,以走私方式悄悄销往境外的。
这种走私最早诞生的原因,是m国由于政治需要而对很多国家实施武器禁运,从经济角度上却又不愿意完全放弃这些市场。
后来,走私的范围开始扩大化,一些国家的分裂势力、割据的军阀、武装和恐怖组织也成了顾客,甚至于m国的一些盟国也借此采购一些装备,因为这种方式足够简便。
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本来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m国武器的国家,其军队却偏偏配备了一些m国制造的武器。
虽然除了核武器之外,这些参与走私的公司能够搞到m国生产的所有装备,但是他们的销售却有选择性。
首先、顾客不存在与m国短期内发生冲突的可能;
其次、他们会对顾客划分等级,高等级顾客,例如西方盟国,可以挑选购买任何武器,而且有权购买全新的;
低等级的顾客,例如南美洲的武装,只能买到普通的枪支,有时还是二手货,甚至退役的。
而且,同一种武器的价格也不一样,前者可以买的很便宜,对后者和一些富有却不发达的国家,例如阿拉伯国家,却贵的离谱。
这种武器走私是得到m国政府的暗中允许乃至鼓励的,往往由具有足够势力的政客或者某个政府机构牵头。
“红海贸易公司”很显然就是安德森的武器走私企业,这让庞劲东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这个新总统敛财的方式多种多样。
安德森所谓的“打招呼”,说明庞劲东可以选择购买的武器装备,可以是非常多的。
安德森所提供的这种支持正是庞劲东想要的,如果m国直接援助或干涉果敢地区,那么产生的问题将会很难解决。
首当其冲的是,同样的援助以及不同的利益争夺,将会导致z国与m国在果敢地区产生摩擦。
庞劲东为此感到十分高兴:“谢谢你,安德森。”
“但是……”安德森的语气突然之间多了一些严厉,近乎是警告的对庞劲东说:“任何一种武器及相关技术都不要流入z国手里。”
尽管早就知道安德森会提出类似的要求,庞劲东的心还是在猛然之间绷紧了:“如果你发现我有这样的行为,那么我可以承受由此而来的代价。”
“好。”突然之间,安德森的语气又缓和了下来,而且改变了话题,给人十分有戏剧性的感觉:“我给你打这个电话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讨论md的政局,而是希望能够获得你的祝福。再有不多的几天,现任总统就要发表辞职演说,而我则要宣布就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