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祭天是每年汴京城中最重要的庆典之一,也是薛振一年一度能光明正大离开皇宫的日子。

皇陵就坐落在汴京城郊,薛振在每年的元月初一都要身着登基那一身龙袍,在百姓的夹道迎接下出城走一遭皇陵。

从尚不更事开始,薛振年年都要做一样的事情。

小时候他是很喜欢过年这段时节的,因为一来不用上朝,二来昭阳也能空下来陪他说话玩耍;三来便是可以难得地离开皇宫去看看外头的风景。

——即便只是皇陵和皇宫的两点一线,有昭阳作为陪伴,对年少的薛振来说也等同于是次郊游踏青。

可自从昭阳死后那年开始,薛振开始对祭天产生了抵触。

他是孤零零一个人去,又一个人回来,甚至不敢去昭阳灵前探望一眼。

这便从一年一度的欢乐成了一年一度的折磨。

正因如此,听见礼部官员提起祭天一事时,薛振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将事情扔给了礼部去办,没再多过问。

他只要再多多过问那么一下下,就会发现祭天里关于皇陵护卫的几处关键位置,都被悄无声息地换上了秦北渊嫡系的心腹下属。

秦北渊没有动太大的手脚,只更迭了几处最关键的位置,确保自己届时能找到机会避开薛振进入皇陵中一探便抽了手。

然而皇陵之大超出常人想象,其中光是帝王便躺了五位,每一位的墓都相当恢弘,更不要提除却帝王之外的其他人了。

再者,这些墓在一旦放入了主人的棺木之后,便是封存起来不得入内的,昭阳也不例外。

秦北渊既然要找到昭阳的墓室一探,需做的准备便还有更多。

譬如,他要先找到负责修建昭阳墓的那个人,了解墓室的准确结构。

昭阳走时年轻又毫无预兆,她的墓室更是根本没有来得及修,是寻了天下闻名的巧匠,又硬生生延长了停灵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才勉强建起来的。

秦北渊在拿到虫笛时便派人出去搜寻这位昔年名震庆朝的能工巧匠,却发现此人的名字已经有数年没有在庆朝各地出现过了。

搜寻了近一个月的结果,却是找到了这位匠人的墓碑。

“又是一个英年早逝。”秦北渊道。

心腹不敢轻慢,认真道,“我让人亲自去墓碑看过,又在他生前最后逗留之地做了寻访,此人确实是病故的,他的妻子儿女仍住在那附近,一切无误,不像是有人加害。”

“不是有人加害,便是天意如此。”秦北渊平静地说,“无从得知进入的办法,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皇陵的地形他早已掌握,昭阳墓的位置也有所了解。

哪怕真要将门破开进去,秦北渊也不会动摇。

——薛振若真会发现,便让他发现。

秦北渊早做好准备要带着虫笛进去以备不测了。

临近年底,整个汴京城似乎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年关和来年年初的祭天之上。

三省六部都忙着准备祭天事宜,太医院则是因为旧病不起的宋太后而忙得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则是薛振终于在立后这方面稍稍松了口,令老臣们深感欣慰,也令诸多世家心中蠢蠢欲动。

薛振说要替昭阳守孝,暂不立后,这一等便是六年多,眼看着再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够整整七年了。

后宫里的嫔妃倒是不少,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传出喜讯来,即便薛振还年轻,太医院又再三保证他身体强健,朝臣们还是难免心中想些有的没的。

因而薛振的态度一松动,言臣们便一个个地搜肠刮肚给此事找合适的推动理由,最后口径统一将推到了宋太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