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押题

楚氏赘婿 百里玺 1298 字 6个月前

楚天秀的心思,当然不会跟李敢年说。

他招李敢年前来,只为询问殿试策问的经验。亲身参加过,才懂得一些窍门,这是最宝贵的实战经验。

平王府,二夫人这样的一府女妇,是敢给小昏侯脸色看。

但像李敢年等李氏众旁支子弟,完全依附和仰赖主支,不敢对小昏侯这位上门姑爷有丝毫的不敬。否则被逐出主支门户,顷刻间便沦为永无出头之日的平民。

李敢年立刻将他的殿试经验,毫无保留,一五一十回答。

每年腊八岁举,朝廷头等政务,考题是皇帝亲自出,评卷也是皇帝独自一人评卷,将答卷评分为“优、上、中、下”四等,按等级进行赐官。

连辅佐帝王的丞相府,在此事上都插不上手。

所以,没人能知道今年岁举的考题。

甚至连考题的答案对错,也不可能有人知晓,都全在皇帝的喜恶和判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皇帝不喜欢的答卷,答的再漂亮都没用。

项燕然这位皇帝,在大楚皇朝风评还算不错,除了年青时北征匈奴御驾被围困,出了一场乱子,即位的这些年大体没出错,有一代明君的美誉。

但帝心莫测。

谁也猜不出来皇帝会出什么考题,又想要一份什么答案。

殿试答题,有时限。

时限为一炷香。

一炷香是多久?

大约一刻钟,换算成后世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

要在这短短一炷香时间内,回答皇帝的这份完全没有痕迹可循的策问,给出一个皇帝满意的答案,难度极高。

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很多举子们恐怕连问题都还没想明白,更别说给出一个答案了。

之所以殿试策问的时限这么短,估计跟早朝制度有关。

皇帝在早朝一旦有疑问,朝堂大臣们都必须当场略作寻思,便要立刻提供对策。

不可能给一二个时辰,深思熟路之后再来回复——那样的话,整个早朝,估计就只能处理一两件事了。

这需要官吏们拥有非常雄厚的积累和见识,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给皇帝提供一份合适的对策。

故而,每年岁举,殿试策问上,也就那么三两位考核“优等”的举子,有幸被直接授予“县令”等官,顺利踏上仕途。

“优等”举子,在皇帝心里有好印象,仕途上升最快,治理郡县出色,三五年便升官提拔一次。很有机会晋升朝廷九卿。

其余“上等、中等”举子,皆派遣为天下各郡、县的底层小吏,历练一番。运气好,立了功,可替补为县令。

或者在金陵城公车府留用,待朝廷各部门小吏有缺,前去填补空缺,熬资历等提拔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