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德盛的科普,老皇帝没按捺住好奇心,将手背在身后,在里面转悠起来,时不时在自己有影响的考生身后站会儿,看几眼,或是点头,或是摇头,让在场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心惊胆战,连题目都无法好好写了,就怕陛下在后面摇头。
其中一个考生就是没克制住,紧张得手抖,字都写的弯弯曲曲,在皇帝快要靠近他时,蘸取墨汁的手一晃,一滴豆大的墨汁滴在了卷纸上,晕染开来,晕染住了这位考生之前的字迹。
在大雍国的科考里,有条严苛的规矩,就是卷面必须要整洁,不能有任何的污渍,这位考生自然也是知道,顿时脸煞白,呜咽出声,就立马被人捂住了嘴巴带了出去。
有教训在前,大家是努力收敛心神,想注意力放在纸张上,能够参加殿试的学子是从全国选出来的,是百万学子中的佼佼者,自然心志非比常人,很快冷静下来,沉住气继续做答。
看到这里,老皇帝是满意地点点头,捋了捋自己的龙须,往之前会试的前三甲走去,这次他是对他们抱以极大的期待。
和上次出有关农事的题目不同,老皇帝出了个治理水患的题目,这倒是打了不少学子措手不及,往年的科举都会紧扣近些年的朝政出,所以在科考前,一些敏锐的能稍微猜中一些题目,也就是现代的押题。
但是这次老皇帝来了个出其不意,出了个多少年都没有发生过的水患,甚至一些学子根本没想过,只能现场想,质量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老皇帝会摇头的原因。
跟之前略有失望不同,看过第三名杜正诚和第二名的蔡铭卷子后,老皇帝的脸色好看不少,没之前那么难看,至少有那么点真才实学的。
这样想着,皇帝往自己最为期待的会元走去,映入眼帘的还是那飘逸俊俏的字体,在一看里面的内容,老皇帝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要不是顾忌着还在科考,他肯定会忍不住说些什么,但皇帝忍了下来,激动地站在林明瑜身后,看着那只写了一点的策论。
强忍着激动,老皇帝呼出一口起来,毕竟年纪大了,站不了太久,只是看了一会儿,就恋恋不舍地离开,等待着考试结束再好好欣赏。
为官多年,上官大人他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陛下神情这么外露的模样,很是好奇这位异军突起的林明瑜学子到底是写了什么东西。
先是主考官上官大人装模作样地下去逛了一圈,最后在林明瑜旁边站了一会儿,频频点头,也只能不舍地离开,让其他官员是更加的好奇。
看来,这位林会元,十有八jiu,就是这次殿试的状元了。
官员能够看出来的,其他人都能够看出来,等殿试一结束,考生在外面等待着结果时,就有不少人对林明瑜先表露善意,就连宫人送茶时,对林明瑜的态度都比别人要好些。
“林兄,恭喜啊!”
用真心祝贺的,自然也是有半酸地开口,阴阳怪气的,“以后林兄飞黄腾达,可别忘了我们啊。”
林明瑜可不敢直说好,怕是会落得个狂傲的名声,反而是十分谦逊地和大家打着太极,虽然结果看着十分明显,但是这个时候他要是承认了,吏部尚书等大人都在里面,他要是真应下来,传到他们耳朵里,就是和找死没个两样。
“瞧他那个张狂样,就算是状元,也只是个七品翰林的小官,有什么好得意的。”素日里和蔡铭关系较好的酸溜溜地小声对蔡铭说道,“蔡兄,你看那个杜正诚,真是丢了我们世家脸面,居然和一位乡野出身的人交好。”
蔡铭脸色难看,看着被人包围着也游刃有余的林明瑜,抿着嘴巴,到底没说出什么来。
而另外一位杜正诚倒是没想那么多,凑到林明瑜身边,“林兄,上次匆匆一别,我了你……”
杜正诚是个爱书的,和林明瑜认识也在一次机缘巧合,在做学识上,达者为先,杜正诚自认为比不上林明瑜,自然是会过来讨教,上次就是这样。
林明瑜也没藏私,把涉及到的书籍一一告诉杜正诚,倒是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
没过多久,林明瑜这群学子重新被宣进大殿内。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