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北京之战二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1460 字 8个月前

一门两门火炮运输还可以隐藏在军队之中,但是一百多门火炮运输想不被发现,却是不大可能的。

而北京城南却是唯一的可行的地方。

因为京师南边不远就是卢沟河。通往北京的水路自然不是一条,从通州到京师也是有水道的,是运河的一部分,不过本来就淤塞的严重。清军又担心夏军的水师,鳌拜亲自带人填了一段。

故而不能用了。

卢沟河不是主干水道,反而逃过了一劫。

大炮从天津卫运过来,从卢沟河上岸,向北十几里左右,就到了发射阵地,趁着夜色,完全可以在清军不清楚的情况之下,完成准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永定门乃是京师外城的正门。

从永定门到宣武门一路直行,再无阻碍。

而永定门调兵也是再便利不过了。

所以就敲定了永定门。

不过永定门如此重要,东虏自然也不会没有防备。但是有防备又怎么样,贺虎头早就被张轩影响,成为一个大炮主义着。

虽然之前清军与夏军做战,一场大战动用数十门数百门大炮,也成为常事。但是却很少将这么多大炮轰击一个目标。

这一次,对贺虎头来说,是第一次。

而且贺虎头并不知道,他这一次进攻,被列为讲武堂重点案例。影响了夏军今后一百多年,火炮击中使用,步炮协同,等概念,成为讲武堂学士耳熟能详名词。

贺虎头站在箭楼之上,对身边的人说道:“开始吧。”

“咻”的一声,一根火箭冲天而起,在天空之中爆炸开来。

夏军士卒顿时发动起来。

他们好像是变魔术一般,将营地的外墙推倒,一个个木棚给拆开。

之前在城墙上看见的,好像一层层营房的建筑,荡然无存。

剩下的只有一个个炮位。

这炮位密集之极。

炮位三层分布,下面都是结实的夯土,大炮后面还有一个缓坡,后面的大炮要被前面的大炮根基上高上半身,而第三层大炮比第二层大炮高出半身。

布置的如此密集,大炮与大炮之间,密度太近了。一旦清军的大炮打过来,很容易打中。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技术的问题。

说实话,一百多门大炮密集轰击一个坐标。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

今日第一次如此安排,很多炮手都有一点发懵,同时为了隐藏炮兵阵地,才做此举动。

如此情况,自然引起了永定门城楼之上注意。

永定门城楼上的守将,看到密密麻麻的大炮口,已经阳光在炮身上黝黑的反光,第一感觉是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