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这些军官承受不住这样的伤亡。
开国之初,就讲武堂的选拔,都是选有战功的士卒,也就是说,这些士卒很多都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牛庄之战虽然惨,但是比起他们之前打得大战,如果襄阳之战,未必惨烈到什么地
方去。
只是他们人心浮动的,却是上层将领的人事调动。
事情有再一再二,郑成功碧蹄馆一战,打得就很糟糕,而今牛庄之战,打得更是糟糕。几乎所有军官都一直认为,此战之后,辽东必然易帅。甚至要追究牛庄之败的责任。
马三宝是张轩爱将,嫡系。在辽东未必没有监军的意思。
而今马三宝战死,难道他们不该给一
个说法吗?
如此一来,这些将领的心思有一半不在眼前的战事之上。
士卒匮乏,后勤缺少,人心溃散,面对这样的情况,郑成功即便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又能如何啊?
郑成功自忖,如果这个时候,清军进攻的。他固然觉得金州卫这里可以称作固若金汤,但是鸭绿江以西这一片地方,却有些立足不稳,很容易清军拿下来,切断金州卫与鸭绿江之间的陆地联系。
只是清军居然没有反攻。
让郑成功无论如何想不明白。
4喜欢看名剑山庄写的《明末求生记》吗?那就记住♂旧时光文,学的域名♂4♂请来旧时光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是不管怎么不明白。
郑成功也没有心思多想了。
就在郑成功稳定金州卫,鸭绿江一线阵势之后,南京召郑成功入京。
此去南京,郑成功心中也是没底的。
如果说张轩当初请郑成功出山,主持朝鲜战局的时候,郑成功还有些犹豫,但是而今,他在朝鲜辽东战局之中,耗费了太多的心力,已经到了不能放弃的地步,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保住总领朝鲜辽东战事的权力。
否则这一口气,他出不了。
郑成功自己或许没有发现,其实他对大位的窥视之心,早就慢慢的散去了。
在战场之上,他越发清楚的知道,夏军的实力。
或者说不仅仅是夏军军力,还想大夏朝廷的实力。
就如牛庄之败,折军数万,丢失武器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在短短一个月左右,各种物资人员,就从南京运到了金州卫,或许不能与战前相比,但是防守却搓搓有余了。
这种兵员的补给能力,物资补充能力。
郑家远远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