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两日之内,就抵达了牛庄驿。
如果说清军对牛庄驿不重视是不对的。在牛庄驿有数千人马驻守,但是面对夏军数万大军突兀而止,特别是数十门大炮轰击,逼得清军不得不放弃牛庄驿,但是清军并没有撤退太远,只是退后数里,安营扎寨。并飞马报给阿济格。
阿济格与多尔衮商议了一下,阿济格带领从盖州卫退下来的本部人马立即出击,在辽河之东不远处安营扎寨。
似乎这里又是金州卫之战的翻版。
清军不敢靠近辽河,因为辽河之中有夏军的战船压阵。红夷大炮射程有数里,如果靠得太近的话,被红夷大炮轰击,光挨打不能还手,实在太损伤士气了。
而郑成功却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却一心一意加固牛庄驿,似乎要在牛庄驿长久的待下去一般。
阿济格眼睁睁的看着数万一起动手,一座城池,不数座城池,如春笋一般长了出来,一座就是牛庄城,另外一座是就在出海口的营口城。在牛庄与营口之间,还有数座小城,烽火台。似乎要沿着辽河建立出一条深入辽东的链锁。
郑成功也知道,以辽东的气候,到了冬日,天寒地冻的,说不定辽河水运就不通了,到时候这几座城池,很容易陷入围攻之中,说不定守军会屠杀殆尽,但是要从更高的地方看的话。
就知道在辽东打仗投入虽然多,但是清军投入更多。
别的不说,单单是以辽东的气候,天寒地冻之时,攻城战的损失有多大,从汉城一战就可以看出来,朝鲜兵不堪战,尚且能守上一个多月,有足够的兵力,粮食,火药,火炮,守上几个月,并非不可想象的。
最重要的是,逼得清军不得不在这几个地方流血。
就好像是一个伤口一般。
张轩对清的总体战略,虽热没有明言,但是郑成功怎么说也是夏军高层之一。对此也是有揣测的,那就是以本伤敌的。
八旗就十几万,而八旗的数量也限制绿营的力量。再加上北方凋零的民生,张轩只要努力回复民生,一点一点的给清军加码。这种国力上的较量,清军决计有支撑不住的一天。
到时候就是大举北伐的时候。
只是这个节点到底在什么时候,谁也不清楚。
但是总体思路却是一样的。
别得不说,如果用几个城池换清军万余精锐的伤亡,张轩决计毫不犹豫,特别是而今又有朝鲜这个兵源地。郑成功更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