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许都才能,与他背后的金华一系将领在张轩的嫡系之中,也占了相当重的一部分。这一件事情,虽然张轩不悦,毕竟不是什么大事。这也是许都的风格
。他向来如此桀骜。
“陛下。”袁时中悄声说道:“要不要臣去告诫一下许将军。”
“不。”张轩摇摇头说道:“等郑成功回来再说吧。”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在前线失利才是这一切的因果。如果郑成功在前线,横扫千军如卷席一般。后方也不会出现而今的事情。说实话张轩虽然信任郑成功的能力,但是事到如今,郑成功并非不能替换的。
毕竟郑成功毕竟不是他的嫡系。
郑成功此次过来,如果不能给他一个交代。
那么朝鲜战局换将,未必不可以。
袁时中一时间也摸不清张轩的想法,只能答应了一声。张轩随即又与袁时中说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各地军队训练,讲武堂军官的培养,随即讲武堂下级军官在朝鲜死伤惨重。但是残酷的战场,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军官。
张轩已经将这些军官全部召回了。派到讲武堂当教官。加强讲武堂的建设。当然了,朝鲜战事对讲武堂的发展并非全是益处。大批讲武堂用来填补朝鲜这边的军官缺口。以至于讲武堂大批军官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填补到各军之中。
这对张轩整编各军弄出一点小小的麻烦。
对张轩来说,还有另外的麻烦。
就是征兵制度。
虽然张轩建立起兵役制度,但是这种兵役制度还没有真正操作过,而为了给朝鲜填补新兵,却是第一次,这一次送往朝鲜的新兵,有一半是通过县尉征召训练,并枢密院整合的。剩下一般,还是老办法,在长江沿岸征召北方流民。
北方连年战乱,有大量的北方人滞留长江以南,张轩想过不少办法安置他们,比如让县令想办法让他们开荒,比如让他们入作坊。但是最多的还是入军。
毕竟夏军上层之中,南方人的比例还少,虽然下面是士卒南方人的比例已经相当高了。但是这些上面的将领,有相当一部分觉得南方人不如北方人能打。故而他们青睐北方兵。
这些事情一一问过之后,才令人送走了袁时中,张轩沉默一会儿,对李辅国说道:“刚刚的事情,让郑成功知道。”
李辅国会意说道:“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办。“
李辅国手中也有一个小小情报机构,当然也仅仅限于京师。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对南京城中各种势力的掌控还是可以的。自然知道通过什么办法将这些事情传到郑成功的耳朵里面。
所以,当郑成功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该知道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