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鲜八旗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1424 字 8个月前

尔衮准了阿济格的奏折。但是心中久久不安。

让他担心是,不仅仅是朝鲜战事,还其他方面的战事。吴三桂的急报他已经过目了。吴三桂在奏折之上,写得花团锦簇,好似吴三桂是一个忠心耿耿,时时刻刻为朝廷着想的大忠臣一般。

说实话,吴三桂奏疏之中的东西,多尔衮一个字都不相信。即便四川境内,多尔衮的眼线已经将当日一战的情况,一一汇报。

但是多尔衮知

道,不管吴三桂心中怎么想的,战场之上的败绩决计不错的。

即便是吴三桂心中再也其他心思。也不会轻易打败仗的。

当初入关之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而今不过数年,就形式倒转。看样子,如果南朝出一个岳武穆一般的人物。恐怕攻守之势就要逆转了。

不,甚至不用有一个岳武穆,因为张轩不是赵九。

面对这样的局面,多尔衮心思如何能定。

如果之前,攻守易势的局面还不太明显。但是而今,几乎已经摆在眼前了。

朝鲜之战。阿济格打了一场大胜仗。但是将辽东的积蓄一扫而空。多尔衮不得不从北京转运相当一部分物资到朝鲜去。

朝鲜之战让张轩不得不发国债。也让多尔衮咬紧牙关撑不起,国力上的差距已经相当的明显。即便阿济格在朝鲜就地取材,搜刮朝鲜地面以供军需。但是依旧供应不起数十万大军。这一笔额外开支,让多尔衮好生为难。

一时间多尔衮左右为难,他有战略收缩的意思。但又担心南朝恢复的比北边快。一时间犹豫不决。

是趁着而今双方都没有准备好,提前决战。还是干脆收缩兵力,龟缩死守,或许可以将南北局势固定下来。

这也是多尔衮的老毛病了。

多尔衮聪明有余,断决不足,不管是对于福临登基这一件事情上的处置,还是对而今局面的应对,都能表现出来这一点。

进退之间,多尔衮总是不能做到果断。

阿济格并没有等多尔衮的命令下来,就在朝鲜掀起了大动作。就是建立朝鲜八旗。

八旗的组织,其实与大明卫所相差不大,都是生产与军事合一的体制,既然知道朝鲜本地的士大夫,都是反对清军的,而且这些人的思想,也不是短时间之间,就能改变的。阿济格就拿他们开刀了。

在朝鲜掀起了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