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过来,行
礼说道:“拜见陛下。”
张轩说道:“郑卿请坐,南洋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鸿逵说道:“荷兰人与东虏达成了协议,荷兰人帮助东虏建立起海军。双方联盟。而荷兰人对我郑家霸占海上贸易,不满已久。而今发难而已。”
“不过,以臣之见,真正发难的时候,恐怕不仅仅是荷兰了。”
张轩说道:“此话怎讲?”
郑鸿逵说道:“自从我郑家投奔朝廷,有朝廷的助力,在海上大肆扩张,压迫各方让步,不满意的不仅仅是荷兰人。”
张轩明白了。
不要看郑芝龙在夏朝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就以为人家真是一个老实人。那就太
小看人家了。
郑芝龙不过是没有称帝之心。人家在朝廷之中安分。但是海上却是气吞万里如虎。
在大夏支持之下,兵精粮足,大力扩张,将东亚海上霸主的名声坐稳了。
在海面上做生意,根本不可能不问过他郑芝龙。
郑芝龙是不要面子,只要里子而已。
否则没有郑芝龙的积累,郑成功也不可能掀起几十万大军,攻南京的举动。
最少在历史上同时期,是决计没有这个实力的。
只是而今反噬来了。
张轩说道:“郑卿,郑家准备怎么办?”
“陛下。?♂<ahref="://.cc">♂旧时光$文学</a>_m?♂请来旧时光$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郑鸿逵说道:“郑家乃是朝廷的勋贵,一举一动都要看朝廷旨意,郑家没有想法,唯朝廷之命是听。”
张轩听了,心中很是舒服,明知道郑氏未必真的如此,但是人总是爱听好听,而且这也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不自外于朝廷之意。
“郑卿言重了。”张轩说道:“朕此问,并没有怀疑过郑家,不过,天下皆知,郑氏在海上威望甚重,而今海上生事,朕岂能不问肱骨大臣吗?”
郑鸿逵听了,说道:“陛下如此看重郑家,臣代大木谢过了。”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海上征战与陆上征战不同。船行于海上,就音讯不闻。唯有港口可做攻守之用。巴达维亚到我国沿海,航程较远,故而他定然要在东南沿海寻一立足之地。”
“这一立足之地,就是台湾?”张轩一听就明白,说道。
“英明无过陛下。”郑鸿逵口诵一声说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以臣之见,先下手为强,拔掉赤嵌城。”
张轩听了,说道:“征台吗?”
郑鸿逵说道:“正是。”
张轩心中暗道:“用郑家,最好用郑成功。如此想来郑成功与台湾,还真有缘分。这缘分,居然是两世都弄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