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为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与西京大营。江北大营驻守江北,捍卫南京,而江南大营驻守江南,坐镇南京,由朕亲自统领。西京大营自然驻扎武昌,为后备。而边军,沿长江而西,设安庆镇,信阳镇,与襄阳镇,此为北方防线,因山设险,因河设阻。备清军南下,而西侧设重庆镇,与云贵总督府,防御吴三桂。”
“朕准备总计,这三营四镇一府总计兵额六十万。为国家正兵。而长江水师,东海水师,浙江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五大水师不计算在内。此事单独商议。”
“诸位也看到了,禁军与边军或在北,或在西,而湖南,江西,两广,浙江,福建,皆
没有驻军。”
“这里固然身处腹地,但是大战以来,土匪草寇横行,干涉民生,不可无兵镇守。故而朕准备将前线撤下的老弱病,等不堪为战的士卒,调入内地,设总兵官管辖,每省设一总兵,位在巡抚之下,统领本地驻军,并负责边军与禁军的兵额征补。以后非战时,大军缺兵,当行文枢密院,而枢密院当统合各总兵官,派人征兵,并增补前线。当然在战事各将军都有便宜行事之权。”
张轩的意识很明显了,那就是增加枢密院的权威。对前线将领加以制衡。之前很多事情都有章程,都是张轩制定的章程,但是制定出章程,与将这章程落实之间,的确有天地之差。
而此刻张轩是动真格了。
说实话,这些事情下面的诸将,虽然吃惊,但是都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而今张轩是皇帝,张轩之前的很多政令意见,被不知道多少人翻出来看,而且张轩也是有足够的威望,将所以意见给压下来。
自然没有人有异议。
李定国说道:“陛下所言,乃真知灼见,老成谋国之言。臣等无不佩服。只是如此一来,这兵额似乎没有减多少?”
李定国自己必须表明态度,因为在座所有人之中,有能力反对张轩政令的人,只有李定国一个人而已。
张轩说道:“屯军,屯军,顾名思义,自然是屯田之军了。”
“陛下可是想用卫所?”高一功说道。
“是也不是。”张轩说道:“卫所不堪为用,朕岂能不知道,当局势稳定下来,朕就废卫改县。除却少数卫所之外,其余皆改隶属于内阁。但是屯兵当为正兵饷银的一半,剩下的以田地补之。而今各省无不有大战,百姓抛荒。正好为屯兵之用。只是这屯兵,不用另立军籍。也不过是过渡政策,将
来朝廷财政宽裕了,都是国家经制之兵。而且各省兵额也需要各省报上来,恐怕不会太多。不过即便老卒,朕也会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不会亏待为朝廷流过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