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所言满蒙一家,但是这个时候,满清与蒙古的关系并不是太好,只能说与一部分蒙古关系好。前不久,多铎还打了一次蒙古,让腾思机投降了,腾思机而今还在京中闲居的。
双方绝对没有到了亲密无间,可以随意调兵的情况。
洪承畴说道“十王方破蒙古,腾思机等人都在京中,令他们回蒙古各领本部人马到大同军前效力,可得数万大军,如果王爷,愿意以整个晋北为酬谢,草原之上,估计蜂拥而入。”
“不可。”多尔衮说道“大同要地,不可让人。”
清廷既然定都北京。那么北京方面宣大防线,决计不能轻易让给蒙古,否则蒙古与京师不过一墙之隔,让多尔衮如何安心
洪承畴说道“王爷误会臣的意思,臣之意,乃唐王借回鹘兵之意。”
多尔衮立即明白,洪承畴是什么意思了,就是任这些蒙古部落打下晋北城池之中,大肆洗劫。就好像是回鹘兵洗劫长安一样。
多尔衮心中一动,他才不为晋北的汉人担心的,他带着一种举一反三的味道说道“可否以此例,从蒙古调集一部分骑兵南下”
洪承畴说道“圣明无过摄政王。”
多尔衮起身说道“哪里,本来此事一来,孤王也是忧心忡忡的,但是经洪先生一解,有拨云见日之感,今后洪先生就在我府上吧。”
洪承畴说道“臣自当效命。”
多尔衮与洪承畴细细推敲一番,多尔衮说道“看来这一次,我必须亲自出马了”
在多尔衮调配之下,清廷从辽东抽调数万士卒,加上京师数万士卒,郑亲王部,多铎部,再加上各地驻军,蒙古兵马。大概有二十多万人马,其中八旗作为绝对主力,有小十万左右。
可以说除却京师有留守八旗之外,大清精锐都在这里。
这样的大战,参战的王爷就超过了三个。
为了避免令出多头,多尔衮自然要作为大帅统兵,除却他,谁也没有这个威望了。
而且时间有些紧,虽然洪承畴说南朝准备时间要长一点,但是到底多长,多尔衮心中却没有底,故而立即开始征调准备,又传令给阿济格,让他借调蒙古兵的同时,不惜一切代价,猛攻大同,在一个月之内,消除北京西侧的威胁。
多尔衮也传令给多铎,让他先发制人,虽然现在不用决堤,但是却要做好准备,同时骚扰黄河以南各地,让夏军不得从容聚集。
清廷这边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而在南京这边,罗玉龙也召集北伐之前,最后一次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之上,罗玉龙就要将北伐的所有计划,都定下来。再也没有修改的可能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