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瞿式耜纠集了所有他能拉过来的人马,也不足万人。
有多少本钱,做多大的事情。
如果刘承胤愿意全军追击,瞿式耜自然要将伏击圈放在东边,甚至两侧同时发动。
但是没有这个本钱,他只有选择一边。
在他想来,西侧的夏军,看到前路被断,后路又有敌军追击,定然惊慌失措。大乱阵脚。这样有利于明军取胜。
却不想,出现现在这种状况。
瞿式耜下令道“命令各部继续追击,不得郝摇旗的首级,不得回军。”
攻桂林城的时候,有不少士卒落到了瞿式耜的手中。
夏军精骑之中,固然有不少硬骨头。但是软骨头从来不少,自然将张轩军中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了。再加上郝摇旗突围时候的将旗。自然被瞿式耜看在眼里。
其实瞿式耜不用下令,明军各部已经开始追了。
追得最紧的,就是焦琏与陈友龙,因为这两部都是骑兵。
双方骑兵实力相当,焦琏与陈友龙所部的骑兵或许更多一点。但是论起能战,还是夏军骑兵顽强能战。
不过,夏军骑兵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过疲惫了。
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再加上昨日一战。
而明军骑兵焦琏所部也加入昨日一战,不过他们的马力还没有透支。
至于陈友龙虽然赶了几天路,但是比起夏军骑兵来,还是实实在在的生力军。
很多方面的缺陷,都能够用体力补足。
至于将领方面,郝摇旗固然是猛将,但是焦琏也不差。一方乘胜追击,得势不饶人。一方面困兽犹斗,不让分毫。
沿着漓江西岸一路向南厮杀。
无数具尸体丢落了一地。很多士卒战死的时候,都是同归于尽的。
为了摆脱追兵,夏军之中很多受伤的士卒,都自发的调过头来,自杀性向后冲击,希冀能打断明军的追击。
但是明军诸将一直以来都是面对,败仗,败仗,败仗。何时遇见过这样追杀夏军的时候,一个个激昂士气,不顾生死的与夏军搏命。
特别是焦琏也杀出了血性。带着百余护卫,数次杀入夏军骑兵之中,屡进屡出。杀得护卫都疲惫不堪,不能掩护焦琏。
焦琏就换人换马,再度杀出。
郝摇旗不得不坠在最后面,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来抵御明军的追击。
郝摇旗忽然感觉,前面不走了。厉声喝道“前面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