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式耜是他的下属,下属的功劳自然是上司的。当然在平定靖江王之乱的时候,丁楚魁也不是一点事情都没有做的。
故而说起来,理直气壮。
“有先生在,朕就放心了。”绍武说道。
绍武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三四十岁,不是一个毛头小子了。但是他之前在唐王府一直是富贵闲人而已,即便颠沛流离的流浪,也大多是大兄做主。
此时大兄不在了,让他独自支撑这个局面,他自然是惊慌失措。
只能依靠丁楚魁了。
丁楚魁心中暗道“可惜如今,没有别的办法了。”
如果让丁楚魁有选择的话,他其实并不是多愿意拥立绍武的。
虽然瞿式耜说王太后的一些话,有些冠冕堂皇,但是有一些话还是对的。
永明王乃是神宗皇帝子孙,序当立。
大明皇位传承从来是嫡长制。有一定之规的,唐王继位,本就是不得已之下的非常之法。
故而隆武在位的几个月之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名分两个字的掣肘。
就连民间百姓,也常常思念神宗年间的。
至于隆武,他固然死的壮烈,但是在官府民间,算得不正统。
正因为有这么大的民意基础,永明王那边才有那么多人支持,要知道铁杆支持者之中,不仅仅有武将,还有大量的文官。即便瞿式耜犹豫,他犹豫的更多的是局势的影响,而不是永明王的继承皇位的资格。
丁楚魁知道。如果他一力压住绍武,让永历登基,事情可能好办的多。就绍武本人来说,他其实并没有那么想当皇帝的意愿。
毕竟如今天下风雨飘摇。大明皇帝的宝座,并非是一个好位置,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火坑。
绍武又如此信任丁楚魁。丁楚魁正想想劝说绍武,未必不能成功的。
但是丁楚魁却不能这样做。
首先即便丁楚魁也否认也否认不了的一点,那就是他是马士英的人。
没有马士英的提携,他怎么能从在家闲居的大臣,成为大明中流砥柱,两广总督。
而马士英先拥立弘光,又拥立隆武。后来又战死长沙。
丁楚魁也被人明明白白的挂上了隆武一系的人马。他在广州也不过年余的时间,根基不深,人脉不广,如果永历坐稳位置,他这个前朝旧臣,该何以自处。
再说,他也不是一个干净的人。短短年余坐拥百万家产。得罪的广东地方人士也从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