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东林党与马士英,阮大铖争立,能做到引左良玉南下,不顾上游安危。而阮大铖能做到,宁可让清兵打过江,也绝不落到左良玉手中。
就可见一斑。
而今的情况,比之当初丝毫不差。
两边人一开始没有确立立场,没有想广州方面表明态度,在绍武那边看来,已经是拥护永明王的迹象了。
所谓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就是这样的。
绍武登基,不会让他们停手,反而让他们加快速度。
正如胡澹所料。
此刻瞿式耜的府邸之中,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大多都是广西的地方官员。
瞿式耜闭目养神。
下面的却在争论不休。
两广毕竟不是张轩的地界,张轩在两广的情报机构,也没有那么玄之又玄,所以这消息,传到胡澹的耳朵之中的时候,瞿式耜这样的大官,早就比他们更早得到这个消息。
“如今唐王在广东登基,我们到底该怎么应付,一定要有个章程,过不了数日,广东那边的诏书,就来了。我们是认来是不认”
“为什么不认,而今是什么时候了。”也有清醒的人说道“大明江山只剩下这一点残山剩水了。如果还不能精诚合作,岂不是被夏贼各个击破吗”
“说的容易,先帝倒也壮烈,但是将大好河山一战丢给夏贼,且唐王有一系本就不是帝系,又什么资格继承大统,而今不过是拨乱反正而已。自古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想要光复天下,就必须先正名分,理清上下。这才能无往而不利。”
“腐儒之言。”
在瞿式耜闭目养神没有人管制的时候,他们言论越发过激起来。
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上面了。
对此,瞿式耜也是很无奈的。
首先,大明文官讲究道义,那种道德至上的神圣感觉,就是皇帝来说,也不顶事,不要说上司了。
瞿式耜估计他开了口,也只能缓解一二。也解决不了矛盾所在,他索性不开口。
其次,瞿式耜心中也存有疑虑。
何去何从,他也拿不准。
大道理谁都会说,但是真正大道理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知道切肤之痛了。
作为钱谦益的学生,也算是东林一脉的佼佼者,该有大局观还是有的。
他当然知道,大明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好到了极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确立一个中心,聚集两广之力,不提恢复大明江山,而是保住两
广,让大明在天南之地站稳脚跟,等东虏南下的时候,再北上,恢复长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