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想听的是两全之法,而不是一条死胡同。
文安之自然也是知道的。他话音一转,说道“但是将军与朝中很多不睦,也是事实。故而将军忠于陛下,也不过是忠于陛下一身而已。陛下身后,将军如何做,自然不会有人诟病了,只需将军再为陛下后事上多出一些力气,天下间自然视将军为忠义之辈。”
高一功听到这里,也明白文安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文安之绕了一个大圈子,为的就是一个,稳住高一功,不能让高一功投奔夏朝。
高一功还是了解隆武的,恐怕长沙城陷之时,就是隆武身死之日,也就是说文安之希望在长沙城陷之前,高一功保持对大明的忠心。高一功了解这一点之后,对文安之之前的言语多出一丝反感。
但是细细想来,却无法反驳。
投降也是需要技术的。
而今他被张轩一招就投降,夏军那边该怎么想谈判这事情,就好像是男女那些事情一样,固然彼此情愿,但是你一勾搭就上手,对方难免轻贱。更不要说高一功而今是有夫之妇。轻易被得手,如果打入另策之中,高一功将来的前程可真就不好办了。
高一功细细想来,夏军与明军不同。
明军缺兵少将,高一功过来,立即封侯。但是夏军之中,大将之才虽然不能说车载斗量,但是并不是太缺乏的。而且也有足够的候补军官。最少闯营之中不少将领都被夏军吞并了。
高一功在闯营之中,地位在很多将领之上,固然有他自己的能力所在,但还有李自成的宠信在,高一功可不觉得,闯营的这些将领之中,就没有能力可以与他比拟的人才。
一想到这里,高一功就有一种危机感。他甚至有一种冲动,将兵马拉回去,盘踞常德附近数府之地。但是张轩南征之事,也打破了他的幻想,纵然南明小朝廷已经不行了。
但是在这场大战之中,也分批动员了十几万大军。
这天下早已不是几万人可以决定一场战略对决的时代了。高一功知道自己即便在常德做土皇帝,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大明已经不行了,天下不归清,即归夏。”高一功心中恍然,如果他刚刚到南方的时候,这样的趋势还看不清楚,但是南征之战却实实在在的将事情摆在他面前。
如果没有其他选择,高一功还是愿意选择夏朝,而不是清廷。
文安之所言,即便是
再有私心杂念。但是他给高一功规划的办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