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站队都需要付出代价的。张轩不想给他们站队的机会,所以他准备先下手为强。先行出击打乱明军的节奏。也顺便离间大顺军余部与隆武,张轩才不相信,高一功与隆武之间,真正的君臣相知,合作无
间。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张轩手头的兵力,守有余而攻不足,如果进攻的,不加水军,整个西京留守下辖兵力,最多抽出三万,加上水军,不过四万出头。必须向南京请兵。
不仅仅是兵力,连粮食以及其他的军用物资都有所欠缺。毕竟襄阳一战,几乎将武昌附近地面给打空了。
否则南征之事,也不会放明年了。
而南京那边也不是太充裕的,上奏之后,能不能批下来,张轩也不能保证,不过先上奏再说。
张轩沉吟一会儿。让郑廉研磨,用毛笔饱饮墨汁之后,在宣纸上下笔。
“西京留守镇南将军郑国公,臣张轩。万死以闻”
在古代时间越长,张轩越发觉得前世就好像是南柯一梦。他已经习惯了毛笔字,他的毛笔字虽然并不是多好看,但也有自己的风格。
他的风格就是在毛笔笔风之中,用了很多硬笔的笔法,后世钢笔字很多笔法都是从毛笔之中化出的,他又反过来了。
看上去别有味道。不敢说多好,但也算有自己的风骨。
至于各种文章,奏折也习惯了。
毕竟时间越长,张轩越发觉得,虽然有所谓的白话文运动,但是实际上,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隔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深。
再加罗氏父子的学问也高不到哪里去,他们的圣旨一般被晕色过,否则口语化严重,张轩在奏折夹杂一些类似《三国演义》,这种古代白话文的写法,反而效果更好。
“前番李过之叛与高一功合流,臣拦截不及,已入南明境内。臣观之,南明兵势大盛。湖广之地,两雄不并立,非我即敌,非敌即我。故臣请本年秋后,先行征南。”
张轩所要的就是不给隆武整合的机会。
张轩写了奏折之后,立即送往南京。
张轩负手而立,推开窗户,却见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但是乌云并没有散去,反而压得极低极低,似乎在人的眉毛之上,让张轩感到压抑之极。
忽然一阵风吹了,卷动空气之中的湿气,打了进来,一时间房间之中吊好的毛笔相互碰撞,没有放好的书在自己翻着书页。
郑廉见状,立即过来收拾。张轩一抬手说道“不用了,将窗户都打开。”
下人不敢怠慢,一扇扇窗户被打开,带着湿气的风吹起张轩的衣袖,好像是鼓动的翅膀一样。看上去有飘飘欲仙之态。
张轩感受一阵清凉,说道“好风,好大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