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皱眉说道“怎么可能?我等与朱家小儿仇深似海。”
“怎么不可能?”李过说道“我等是杀了崇祯老儿,但是而今的皇帝,却不是崇祯的儿子,而是南阳唐王一系,须知当初攻进南阳的是曹营,我还记得,张轩就杀过一个小郡主,算起来,不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妹,也是堂妹。他与罗家才是仇深如海。”
“说一句不客气话,没有我们,他未必能登上这个位置。”
“再者,并不是我送上门来,而是有朝廷的人在。”
高一功说道“谁?”
李过说道“文安之,文老头。他似乎南明小皇帝新封的督察御史。此刻就在军中,他已经承诺了,只要我们带兵投明,隆武就接纳。”
“这”高一功有一丝心动,但是还是有些犹疑。
当年李自成与官军征战多少年,可以说再困难的时候,都没有说一个降字,而今官军残破到如此地步,他却降了官军,说实话,高一功有一些不甘心。高一功心中暗道“曹操何苦要杀闯王,他如果不杀闯王,投奔大夏却是一个好选择。”
但是他这般心思,万万不能在李过身前说。
李过似乎觉得高一功犹豫,说道“投奔朝廷有一个好处,官军我们都打了这长的交道了,自然知道,官军很多将领都是自立一方的,如左良玉,我们即便到了朝廷那边,也不过挂个衔,听了命,给钱就打仗。等休养生息之后,取而代之,未尝不可。”
高一功似乎心动了,他没有行,也没有说不行,而是说道“既然文大人在军中,就请他过来一见吧。”
李过说道“好。我这就派人去请。”
不过一会功夫,文安之就到了。
文安之如今五十多岁了,一身书卷气,让人见了不由想到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
文安之科名很早,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只是并没有高升,而是在南京国子监任职,一直在教书。不过在崇祯年间,弹劾薛国观。随即被罢官免职,回到家乡居住。
文安之的家乡就在夷陵。
不过往来兵乱之下,文安之来回躲避,也不是一直在夷陵的。只是一直在鄂西这一片活动,却不想撞到了李过手中。
文安之并非专门来劝说李过的,而是他被李过抓住之后,才生起这个心思。至于他身上的头衔,却真是隆武所封,隆武登基之后,起复了不少人,其中就有
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