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高见。”罗汝才说道“张轩已经下了饶州城,不日北上,安庆,池州。袁时中已经围庐州城,不日从北岸进攻安庆一带,这明显是一个大包围圈,而左良玉如果连这个都看不出来,他就不是左良玉了。”
“左良玉一定在酝酿一个大动作。”
杨承祖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左良玉所做之事,无非攻守。”
“不管是江北之军,还是江西之军都是偏师而已,真正能支撑大局的,就是此地的十二万大军在,而左良玉军队绝对不少于我们。如果他孤注一掷,与我决战,我军大败之后,即便上左右两军顺利进军,也不过是个个击破而已,如此官军之困,就可以解决了。”
罗汝才心中微微一愣,暗道“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他背心微微见汗。
的确,这是一个问题
大战之中,各种事务纷乱无比,要抓住关键。而曹营与官军这一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其实在主力决战。
事情都有两面性,罗汝才两路齐飞,营造出大迂回的战略事态,主力又黏住左良玉,让左良玉进退不得。但是反过来想,罗汝才这样做,也分散了自己的优势兵力。
让曹营主力与左良玉对峙的时候,并不占据优势。
而如果曹营的优势是怎么来的,是郑芝龙带来的,郑芝龙带来水上优势极大的改变了战略形态。
但是郑芝龙带来再大的优势,这优势上不了岸。
如果左良玉一心与曹营决战,郑芝龙也帮不上什么忙。
鱼死网破从来都是相互的,罗汝才将左良玉视为釜底游鱼,而左良玉是不是将罗汝才视为一张一撕就破的渔网,而此时,左良玉是准备进,还是准备退?一时间罗汝才也不能判断了。
之前,罗汝才一直以为左良玉此刻正在筹备撤退。
“不然。”郑芝龙说道“水上的消息,这一段时间官军的船队都消失不见了,似乎集结在某处了。以下官之见,估计左良玉正在准备撤退。”
双方议论纷纷,一时间谁都不能相下。
罗汝才思量片刻,准备有了自己的决断。
“郑芝龙。”罗汝才说道。
“下官在。”郑芝龙说道。
“你带本部人马封锁江面,万万不可让官军水路撤走。”罗汝才说道。
“是。”郑芝龙说道。
“张应元。”罗汝才说道。
“臣在。”张应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