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自成有这个疑惑,在他的印象之中卫所兵从来都是不能打仗的代名词。
“战力虽然不强,但是安顿地方却是够了。”李信随即将屯兵解释了一下,说道:“主要是消
耗少,不费军粮,也是临时的之策,将来天下太平之后,再做更易也不错。”
李自成说道:“不错。”
这一段时间,李自成为襄阳朝廷的开支而感到头疼,一个正规的政权消耗之大,让李自成存下的几百万两的家当根本不够用,李自成不得不向下面下令拷饷的命令。
从士绅大户手中弄出银子,来支撑庞大的开支。
之前,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现在却是不行了,故而李自成这一段时间,相当为钱粮两个字烦恼,一听说节省钱粮的办法,心中就一动,说道:“是王度自己想出来的吗?”
“不是。”李信说道:“是张轩留下来的。”
李信之所以对汝宁这么清楚,甚至胜过了负责情报的顾君恩,就是因为张轩。
李信向来觉得他与张轩,是一时瑜亮,将来估计也是战场之上的对手,不管是处于惺惺相惜,还是出于将来对手的考量,李信相当注意张轩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张轩治政之策,随即将张轩在汝宁的所做所为一也说了出来。
编户,丈量,授田,还有官田,修建水利等等。最后说道:“张轩之策,或许可为本朝所借鉴。”
“惜哉,此人不为朕所用。”李自成叹息一声说道。
“陛下何必为此忧心,待陛下他日扫平江南,张轩自然会为陛下所用,到时候再行此策不迟,而今还是大事为重。”牛金星说道。
“不错。”李自成说道:“大战在即,的确不是现在这个的东西。军师。”
“臣在。”李信说道。
“你对汝宁这般熟悉,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张轩一时间收拢不到手中,但是那个王度,看上去能文能武,也是一个可造之才,你想办法将此人招揽过来,毕竟曹操这一次。他也保不住汝宁府。”李自成说道。
李信说道:“是。臣这就去办。”
李信也觉得王度是一个人才,当日休息的时候,就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快马送到了汝宁府。
王度听闻是李信的书信,也不敢怠慢,打开一看,居然是招揽的书信,心中犹豫了几分。他并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来,曹营与闯营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看谁强谁弱,谁近谁远,根本不需要多想。但是王度一想起张轩当初的知遇之恩,或许张轩不在意,但是如果没有当初的一份钱粮,他一家老小恐怕都要饿死了。
他叹息一声,暗道:“如果闯营大举入汝宁,我是挡不住,也不会挡的,但是想让我将汝宁府,双手奉上,却是不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