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要想革命就先要掌握延绥镇的兵权,走下城头,是时候安排秦兵们衣锦还乡了。
远在延绥镇的孙传庭为了彻底掌控三边,在延绥镇治所榆林城怎么折服了延绥总兵,前往北平机械局的朱舜不知道。
不过为了支持孙传庭的革命,收到书信的朱舜决定给予他最大力度的技术支持,支援一批技术人员。
来到北平机械局,三叔不知道被哪位工厂主邀请去喝酒了,毕竟三叔掌管着北平机械局各种新式机械和配件的买卖。
朱舜没见到三叔倒也没什么,过来十次其中有九次都见不到三叔,见到的那一次还是三叔满面红光的带着一群勋贵子弟参观各种蒸汽机械。
朱舜过来不是来找三叔的,三叔在不在倒也无妨,过来是为了找胡长命。
没过多久,胡瞎子的儿子胡长命一身油污的走了进来,大大咧咧道:“侯爷。”
胡长命和好兄弟杨百岁一样,后来都考进了京师大学堂,不同的是杨百岁改换成了对于基建的研究。
胡长命从蒸汽纺纱厂进入京师大学堂以后,继续精深自己的修理技术,朱氏纺纱机、蒸汽机、破碎机、甚至就连损坏的斗米式步枪都能修理。
可谓是纺织业,重工业,军工业等等各方面的维修大家。
给予孙传庭技术支持,不仅是要给他送去大批新式机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一大批熟工。
朱舜点了点头,示意胡长命坐下:“本侯想在西北延绥镇开展工业革命,需要一批机械匠的支援西北,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去。”
孙传庭要在延绥镇开展工业革命,朱舜能给他最大的帮助,倒还不是提供技术支持,而是把这个罪名揽在自己头上。
从商鞅开始,但凡是进行革命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孙传庭不是朱舜已经了深厚的根基。
一旦遭到东林党的针对,不光是孙传庭自己难能自保,他的家人也会遭到迫害。
朱舜把这件事揽在自己头上就没事了,谁都知道孙传庭是工业派的一员,奉命行事而已,东林党恨的还是朱舜。
延绥镇的工业革命如果能成功,功劳还是孙传庭的,谁也抢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