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让自己的身体恢复,而后走出家门,继续科考。
在钟子然正考虑未来出路之时,他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哭喊声。李文韬那条毒蛇,在暗处,时刻准备着咬他一口!把他毒死!
原来,付杰明和金砚出门买东西时,被人从背后套了麻袋,敲了闷棍。他们被打得头破血流,昏迷不醒。幸好,有好心人路过,把他们送到了医馆。
“到底是谁?是谁把你们打成这样?”
钟露心疼地得手都颤抖了,她泪流满面,不敢去触碰伤势严重的夫君。
他们得罪了谁?
钟子安心里有答案。
这事情只能是李文韬干的。
他们一家和别人无冤无仇,只有李文韬,会对他们下死手!
距离下一次会试还有三年,钟子然原本想着,时间是足够的,他可以慢慢准备。但现在看来,时间似乎是有些太漫长了。他必须得另辟蹊径,尽快走到李文韬,不,应该说是李家,够不着的位置。
在付杰明养伤的时候,钟子然完成了后续《封神》的写作。他让王叔帮他做了一副拐杖,开始慢慢锻炼自己的腿,并找了个时间去官府报备了他的秀才功名。
因为借了老瑞王妃的势,钟子然非常顺利就把户籍落到了京城。他父亲是流民,他只要落户于京城,并有担保人,就可以不用回广陵参加乡试。这是老瑞王妃和太皇太后特地给他开的后门。
这两个已经当了祖母的女人,在“惜才”上格外统一。
钟子然出了高价,把隔壁两家的房子买了下来,打通连成片,做成了一个学堂。
虽然他写了些话本,在话本上颇有些名声。但在文人圈子里,算不上特别正经,跟正经科举出身的文人还是有一段距离。
他能证明自己学识最快的方式,除了出书,就是培养出好学生。
当书院挂上“明德学堂”牌匾时,围观的人不少。可真正到愿意把孩子送到他这里学习的,却没一个。
除了官学之外,京城有四大书院。东西南北方向各一座。比起突然冒出来的小学堂,大家更信任的,是历史悠久的书院。
更何况,那些书院的教席,不是举人,就是进士,正经的清贵文人,哪里是钟子然区区一个秀才,能比得上的!
一连一个月,明德学堂没有招到一个学生。
付杰明和钟露替他急得上火,而他却不慌不忙。
事情早就在钟子然的预料之中了,他需要一个机会让自己声名远播。
一个月后,东城的梧山书院有一场大型论学。京城的文人墨客都汇聚一堂,交流学术。他只要在这一场论学中,被众人所认同,就不用担心没有学生。
钟子然一边准备着论稿,一边锻炼自己的双腿。软软和绵绵被钟露带着,在院子里玩耍。
绵绵的双眼一直没离开过舅舅。舅舅每走一步,他就笑嘻嘻拍手。
这么个小人儿,似乎是懂得舅舅的辛苦,不吝啬鼓励。
算起来,钟子安的康复之路,有些艰辛。
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没有助手,没有实验室,对这个世界的医学体系也又不熟,一切只能从零开始。他无意间炼出来的那颗丹药,又被他在妹妹难产时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