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剑胆琴心

四王爷并不知玉儿乃女扮男装,赞赏道“少公子年纪虽小,剑法却极为精妙,可喜可贺!”

“李将军刻意让我,我几次露出破绽,他都只点到为止!”玉儿红着脸,看了一眼李将军。

“贤弟剑法得高人指点,数年之后必定超出我许多,今日我不过仗着虚长几岁,侥幸在贤弟剑下偷生罢了。”李将军回看他,目中含情“如果方便,我想与公子结义!”

“甚好!甚好!”四王爷击掌喝彩。

“小子尚幼,懵懂得很,哪当得起‘结义’两个字?”赵王心道一男一女结的哪门子义,故此推脱。当时北朝人极为推崇“刘、关、张”结义之情,把“结义”二字看得很重,一旦“结义”,便要同生共死。

“不碍事,不碍事。”四王爷不知道赵王的心病,一心要促成此事。

“爹爹,孩儿是愿意的。”玉儿心中仰慕李温,插嘴道。

“殿下,孩儿们都愿意咧。”四王爷附和道“两个孩子情义相投,这是好事!”

赵王知道女儿性格刚烈,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便在酒席上磕了头,结为兄弟。

玉儿回想着与李将军结拜时的一幕,心还像那日般“砰砰”跳个不停。

“好像是洞房花烛夜的对拜!”慧娘到现在还拿这个取笑于她。

那日回家后她一夜难以入眠,辗转反则,有时迷迷糊糊,好像变作了凌空飞升的仙子;有时十分清醒,听得清寒鸦无缘无故的尖叫,数得出家奴敲响的更声。慧娘的鼾声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一忽儿长一忽儿短,令人揪心。直到凌晨,按照尉迟先生教的方法调匀了内息,才昏昏然沉入梦境。

第二日,向父母请安后,她迫不及待地换了衣裳,从王府的后门出来,穿过柳湖冷清的长堤,走过北阙冷落的大街,踏上西市人来人往的街道,很快就来到了京华楼。她要了昨日那间上房,点了3、5碟小菜,倒了一壶美酒,一个人坐到黄昏。

她推开窗户,无数光秃秃的的树木的枝桠排列在灰暗的天空,高大的城墙像若有若无的一道影子,渭河里的水只剩下浅浅的一线,没有来来往往的船只,没有船夫的喧闹,也没有走向城门的驼队。江南的方向,迷茫空旷,不知道有多高有多远,思绪无法穿越也无法停留。心中一阵愁苦一阵迷惘,禁不住掬出一捧热泪……

房角正摆着一架琴,她走过去,轻轻抚开来,唱起了《渭河柳》

渭河柳,渭河柳,霜冷风疾,凭窗独酌酒。一点残红,两截香藕,千迴百转舒广袖。愁断肠,郎知否?

渭河柳,渭河柳,日暮鸦寒,临轩自酌酒。一片冰心,两行泪流,剑胆琴心人依旧。望江南,雁行久!

忘记自己身在何方,只知道心在低迴,情在飞飏,歌声激越如风,越过山岭,穿过原野,鼓荡着,激扬着……

想到这里,宇文玉儿悄悄抬起头来,生怕美姬、慧娘或者是任何其他人窥破了他的心事。

江南女子已经煮好了茶,一阵阵茶香在屋子里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