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差不多猜到了。”杨文武收回目光,“估计在本科期间的时候,小慕就在研究着他的这个位错理论体系。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在刚刚有了科研自主权后就直接开展这项理论研究,还很快的做出了成果,也不能在这里面对着这些教授院士们信心满满。”
听到杨文武这样的言论,周淮国和杜存义同时看了过来。
“这样讲的话也说得通。”
“不过,如果这是真的话,小慕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能在本科的时候就有科研的心思,还找准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而付出真正的行动,就算自己的性格被别人曲解也不解释、不改变,他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稳重、更成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非常的清醒。”
···
大佬就是大佬。
在学术上面的功底真不是一般人可触及的。
好在慕景池早有准备,而且为了这个‘位错理论体系’做过深入的研究,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设计都显得无懈可击。
大佬们并没有抓住一些细节而提问,他们所提的学术问题基本上都是针对于位错理论的宏观科研方向。
一个理论体系是否能够走得通,起码要在理论方向上面不迷路,然后才是实验设计操作方面。
如果理论方向都不可行,那实验设计和操作也没必要了。
提问的人渐渐的少了起来。
“大家对于慕博士的学术成果表示认可吗?”黄部长见再无人举手,拿起话筒问道。“如果认可的话,你们觉得这套理论体系值得投入吗?”
事实上,慕景池项目第一阶段突破后,材料递到上面的第一时间,黄部长就安排了工信部下属的九、四七四、九八一研究院对于慕景池的项目材料进行了更为精细的验证和分析。
九研究院的院长表示:这位错理论可谓是剑走偏锋的神来一笔,宛如一柄劈开黑暗的利剑,如果能够顺着这套理论继续研究下去,那么将会为华夏带来全新的材料变革。
另外两所研究院的院长也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