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早料到这个答案,笑言:“传闻这东西呢,常常会说法不一,譬如姑娘这种,一听便知不是土生土长的宁县人,而我这种说法,却是老汇水县人那一代传下来的,可信度极高!”
霓璎心跳有些快,心绪泛波。
有些事太久远了便会开始褪色灰暗,和逝去的人一样没了生气。
可当另一个鲜活的人道出同样的过往,无形间便帮这段往事重新润色活血,令人欣慰之余又倍感庆幸,即便有一日自己忘了这些,这世上还有人记得。
“我并没有不信你。只是深想之下心生遗憾感慨。”霓璎开口,为自己的反应作解释。
赵执好奇起来:“怎么说?”
霓璎看向粼粼河面:“二十多年前,正值政局未稳之际,一个女子乱世求生已然不易,竟还能有此作为,是以既憾我未能亲眼所见,又慨这等奇女子只能成为这江南一隅里众多传说中的一个,其真实存在与否甚至不在她本身,而在今人论断。”
这不是赵执第一次跟人提起这个传说,却是第一次见有人这般认真的感慨。
他抱手与霓璎同看水面,忽道:“殷娘子这话,有点不公平。”
帷帽轻动,青年俊逸端正的轮廓面容透过幕帘映入眸中。
“不公平?”
赵执:“古往今来,记载人事的史册浩如烟海,可真正活在当世的人,却是史册的十倍、百倍、千万倍,你看史册所载之人,除了帝王将相,多是三言两语带过。那些你瞧不上,甚至觉得敷衍简单的几笔,可能是经过千万遍筛选删减,才在史官笔下生存下来的痕迹。而更多人,哪怕他们更有建树,更有本事,也依然没能被保留。”
“传说也是口耳相传的历史,乱世艰难,小小女子不仅能生存,甚至能在纷乱的世道里独留一抹属于她自己的传说,传至今日为你我所知,这已是天大的本事,姑娘岂能对此视而不见,却只叹传说不够响亮呢?”
凉风拂过,薄白的幕帘轻动,带起女人一声愉悦的轻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殷倪受教。”
殷倪。赵执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嗯,完全不认识。
两人继续往前走,这一次,霓璎的话变得主动且多起来。
“赵郎君谈吐不俗,不仅识文断字,似乎还读过史。”
赵执连忙摆手:“姑娘太看得起我了,史书传记都是官学里教的,咱们小老百姓能识得几个字的就已了不得,岂是人人能读的。不过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祖上当过官,府里有些收藏,后来家道中落,不幸与我结识,我才有幸见识了大户人家的书房,随便翻过几本。”
霓璎被逗笑。
赵执:“殷娘子笑什么?”
霓璎:“我在想,今日赵郎君与我不打不相识,又是谁幸,谁不幸?”
赵执肃起神色认真道:“在下这等鄙陋小人,一抓一大把,寻常的很,谈不上幸事。但姑娘年轻轻轻便成了府里管事,可见能力本事都高人一等,能认得姑娘这等能人,自然是在下之幸,三生有幸的幸。”
说着,赵执露出惯常的笑脸,市侩的搓手道:“当然,日后若有什么生计财路能关照的,在下一定感激不尽,殷娘子日后在镇上有什么事,也只管招呼,能力范围内,一定给你办的圆满周到!”
雾爻跟在两人身后,听到这话不由想笑。
帮女郎办事的哪个不得拿命拼。
这人若知女郎是何人,要做何事,怕是得立刻护着小命赶紧逃跑。
大言不惭。
霓璎笑着往前走:“好,一言为定。”
……
过了河堤,迎面而来的人变多,无一不往他们这头瞧。
霓璎原以为是赵执脸熟之故,可观察之下,才发现他们是在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