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名的官员面红耳赤,哪怕他们对女子是轻视的态度,但对于自家女儿总是不一样的。
何祭酒听说自己女儿是被活活打死的,当即老泪纵横,要去找对方报仇。
宋修撰与王典籍也不遑多让,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痛骂女婿不做人。
要说是心疼女儿,倒也不全是。真正心疼女儿的,根本不会将女儿嫁入这种人家,在成亲前就会将对方祖宗八代都查的一清二楚。哪怕一时受蒙蔽,成亲后但凡对女儿关注一些,就不会不知道女儿在夫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所以说这几人如果真的心疼女儿的话,不会现在才知道女儿在夫家受磋磨。
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罢了。之前的不作为还能当作不知道,可天音都点明了他们的女儿过的十分凄惨,要是再无动于衷的话,就会被人说冷血无情了。
一个对血脉亲情都不看重的人,冷眼旁观自己的女儿被欺负却亳无作为,这样的人谁敢相交?谁敢信他用他?就不怕他在背后捅刀子吗?
所以即便是为了名声,这些人装也得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但不管是真是假,既然做出了义愤填膺的姿态,这个时候再说什么女子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要出嫁从夫的话就不合适了,因此这几个人就偃旗息鼓了。
其他人也通过这件事看出了一点门道,这天音似乎是支持女子科举的?
如此就不能大张旗鼓的反对了,以免步了宋修撰几人的后尘。
毕竟谁都不想自家的私事被天音拿出去宣扬。
世人多重视脸面,讲究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有什么脏的臭的也都是遮掩的严严实实,表面上永远是光鲜亮丽的。
可偏偏碰上了天音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它”,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爆出去了。
所以没事招惹“它”干吗?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人原本就是支持的,所以总的来说,朝堂上的反对声不是特别激烈。
也有几个老顽固头硬的很,哪怕被天音“威胁”,也坚决不肯接受女子参加科举,就是要硬抗到底。
还叫嚣要以身殉道。
【不是吧不是吧,某男子不想让女子参加的科举的原因居然是害怕了?担心考不过女子,所以才不敢让她们参加科举!啧!真怂啊,连比都不敢比就退缩了!】
这话一出,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了,不然不就是害怕了?
明知是激将法,但还是得往里跳。不就是比试吗?比就比,还真怕了一群小女子不成?
总之,女子参加科举一事到底是通过了。
朝堂上的反对声算是暂时压下了,但民间的反对声也不小,有些文人学子甚至要罢考抗议。
不过也没有闹出什么水花,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只多不少。
改革之后的第一场科举,从县试开始就备受关注。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文心书院
,在沈太后等人提出女子参加科举后,朝中百官总算明白她开办文心书院的目的了,也后知后觉的发现太太后从那么早就开始谋划这件事。
第一场县试,文心书院一共有四十六人参加,未晞也是其中之一。
四十六人全部通过,且未晞还拿到了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