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小,却不傻,见着四爷脸色不善,忙又将话题圆了回来:“当日我犯错也是身不由的的,阿玛,这个成语是这样用吧?哥哥教过我的,就是脑子里想的是一回事,身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也不想的……”
四爷见他歪理一大堆,想着自己还有要事要忙,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既知道错了就好。”
“我也不管你是不是身不由己,若下一次再这等错误,我决不轻饶。”
“好了,你回去吧。”
弘昼点点头,兴高采烈的就走了,临走之前还不忘与四爷道:“阿玛,这是额娘给您准备的点心,可好吃了,您别忘了吃。”
四爷看着他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无奈摇摇头。
等着走进书房,他便对着苏培盛道:“将戴铎请来。”
戴铎乃是雍亲王府内的谋士,四爷虽不比老八等人谋士养的多,却个个皆是精英之辈,特别是戴铎,十分得四爷信任。
很快,戴铎就疾步走了进来。
戴铎年过四旬,看着是其貌不扬,可这些年来一直为四爷出谋划策,很得四爷信任,四爷更是妙赞过他乃是自己的“诸葛军师”。
一进来,戴铎就连声请安。
他一进来,苏培盛就极有眼力见的退了出去,不光将门阖上,更是自己亲自守在台阶下,就怕有人听到了四爷与戴铎密谈。
人人都说苏培盛乃是四爷跟前第一大红人,但唯有苏培盛知道,四爷真正相信的却是戴铎。
四爷在戴铎跟前并无太多架子,摆摆手道:“不必多礼,方才我去见了老五一趟,他虽是我的弟弟,可因自幼养在太后娘娘膝下的缘故,一向与其余兄弟来往的并不密切,今日我与他闲谈一二,他隐隐与我透出风声,说老三想要在太后娘娘寿辰当日请皇阿玛立世子,老三还想拉着他一起立世子。”
一想到老三,他就头疼。
老三乃是荣妃娘娘所出,这么多年虽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可与他的额娘荣妃娘娘性子一样,他是个不争不抢的。
可偏偏造化弄人,当初他奉皇上之命彻查“魇镇之案”,查出老大“魇镇”废太子的证据而被迫与老大、老八等人离心,近来与格尔芬、阿尔吉善等人走的很近,无非想着老二既能两立两废,也许皇上心情一好,又将老二立为太子。
老三不仅将老大和老八当成对手,如今已将所有得皇上青睐的人都当成了对手。
戴铎大惊,低声道:“敢问王爷,诚亲王与恒亲王这是什么意思?”
诚亲王是老三,恒亲王是老五。
还不等四爷说话,他便斟酌道:“奴才觉得,想必是诚亲王见五阿哥得皇上喜欢,怕皇上是爱屋及乌,因此也看重于您,所以想早早逼着您一起奏请立太子。”
“众所周知,五阿哥纵得皇上喜欢,却与皇上只有两面之缘,再加上他年纪尚小,于情于理都不是被立为世子的合适人选,雍亲王府内唯有三阿哥最合适。”
“如今五阿哥虽年幼,可假以时日终会长大,若因这世子之位与三阿哥,与您生了嫌隙,实在是得不偿失,更有可能仗着皇上对他的偏宠,而在皇上跟前进献谗言,如此对王爷来说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他这话音刚落下,四爷就斩钉截铁道:“弘昼不会这样的。”
戴铎眼观鼻鼻观心,低声道:“奴才也相信五阿哥不会如此,只是万事该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说着,他看了眼四爷,见四爷面上并无怒色,这才继续道:“方才就如奴才所说,您立三阿哥为世子不合适,可若不立三阿哥为世子也不合适。”
“在外人眼中,您一向淡泊名利,这次诚亲王想拉着恒亲王一起奏立世子,就算恒亲王不答应,但也拖不了几年的,若雍亲王府世子之位久久未立,旁人甚至皇上难免会想您想立五阿哥为世子,以此来讨得皇上欢心。”
“旁人这样想倒是无所谓,奴才就怕皇上也这样想……”
这一番话说的四爷脸色沉沉,长长叹了口气:“照你这样说,我已行至死局?老三这一招可真是狠啊!”
依他对老三的了解,恐怕老三一早就知与兄弟们交好的老五会将这件事告诉他,可如此,老三也是一点都不怕。
四爷看向戴铎,正色道:“你可有什么解决之策?”
戴铎可谓是四爷膝下第一谋臣,如今是谦逊一笑,正色道:“奴才倒有几分愚见,如今看来三阿哥虽为王爷长子,却并非嫡子,名不正言不顺,年侧福晋如今虽身子亏损,可保不齐终有一日会有自己的孩子,若福晋或年侧福晋能够生下儿子,这才是上上乘人选。”
“至于五阿哥,奴才觉得就算五阿哥再得皇上宠爱,皇上或者您都不会允许一个纨绔被立为世子的。”
四爷心里一惊,低声道:“你的意思是……如今弘昼越是顽劣越好?”
顽劣到所有人都觉得弘昼担不起整个雍亲王府,顽劣到便是他几年后有心将弘昼立为世子,皇上就头一个不答应。
四爷犹豫了。
在他看来,三岁看老,弘昼马上就要三岁,这孩子本就顽皮,若再不加以管教,只怕以后再想管教就难了。
戴铎一眼就看出了四爷的心思,正色道:“王爷当以大局为重,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一步错,便是满盘皆输。”
“奴才也听说过五阿哥,虽性子顽劣却聪明伶俐,如今先放纵他些日子,等着立世子一事风头过去,王爷再好好管教也不迟。”
四爷犹豫再三,却还是点了点头。
他并非不在意弘昼,而是在这场夺嫡风波中,成王败寇,他身上肩负着雍亲王府数百条人命,若是输了,这几个孩子兴许连命都保不住。
对于戴铎的话,他也听明白了,就是弘昼顽劣闹腾时,他不仅不能加以管教,还要在旁边鼓掌称好,放任着弘昼在纨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弘昼很快就感受到了四爷的变化,如今进宫在即,福晋出面请了瓜尔佳嬷嬷给弘昼兄弟三人进行突击培训。
他们三人之中,唯有年长的弘时每年除夕会跟着四爷进宫请安,但也仅限于跟在一众皇孙中磕个头,压根没被皇上单独拎出来说话。
这些日子,别说四爷,李侧福晋,钮祜禄格格与耿格格担心,就连福晋也跟着着急上火起来,若一不小心王府中的三个阿哥都得了皇上厌弃,那雍亲王府该怎么办啊?
所以,就连一向矜贵的福晋都带着厚礼请瓜尔佳嬷嬷出山,要瓜尔佳嬷嬷好好教导弘昼兄弟三人。
瓜尔佳嬷嬷答应下来。
只是,弘昼不过刚学了半天规矩,就不肯学了。
偏偏他还振振有词:“我都去过紫禁城啦,里面的规矩我都熟,皇玛法都夸我是个好孩子了,我就不用学规矩了吧?”
瓜尔佳嬷嬷虽看着严肃,但大多数时候是个脾气性子很不错的人,要不然,她也不能在弘昼身边呆这么些日子。
可如今涉及到弘昼当着皇上,当着后宫妃嫔,当着功勋贵族前去给太后娘娘拜寿,若有半点闪失,就连四爷和雍亲王府面上都无光,如今正色道:“这是万万不行的……”
只是她这话还没说完,就瞧见四爷站在花厅门口。
众人连忙上前给四爷请安。
四爷摆摆手,道:“……方才弘昼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他这孩子向来是个坐不住的,既然他不愿学规矩,不学就不学吧。”
弘时与弘历是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这话居然会从四爷嘴里说出来。
唯有粗枝大叶的弘昼听到这话像过年似的,连连叫好,更是道:“阿玛,既然我不用学规矩,那我就先回去啦。”
这话一说完,他就蹦蹦跳跳走了。
这事儿还不算完,四爷命人为弘时和弘历准备好了贺礼,可到了弘昼这儿,却是什么都没有。
不明所以的弘昼跑去问四爷,四爷只道:“我记得你额娘生辰时,你给你额娘送了一幅画当作贺礼,你额娘看到这幅画时候感动的很,不如你给老祖宗也送上一幅你所作的画吧。”
这下就连弘昼都愣了愣。
四爷还以为弘昼终于察觉到自己态度的不对,觉得这孩子也不算无药可救,谁知道弘昼下一刻却道:“阿玛,我觉得您的话有道理,只是……我压根没见过老祖宗,怎么能把她画出来?”
“我虽擅长画画,却又不是神笔马良,您也是太为难我了。”
四爷沉默片刻,无可奈何道:“你自己看着办吧。”
弘昼似懂非懂点了点头,转身就回去了。
一回去,弘昼就与耿格格说起了这事,更是琢磨道:“……额娘,您说我给太后娘娘准备什么寿礼好了?”
耿格格与瓜尔佳嬷嬷等人早就察觉到四爷的不对劲,如今听闻这话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可偏偏在弘昼跟前,耿格格也不敢将这话说的太明白,生怕这孩子伤心了,只哄他道:“咱们弘昼这么聪明,你先好好想想,也叫额娘好好想想,虽说时间比较紧,但有些事情却是急不来的。”
弘昼也是高高兴兴下去了。
到了私底下,耿格格便与瓜尔佳嬷嬷说起这件事来:“……嬷嬷,您说王爷是不是还在生弘昼的气?要不然怎么一点都不管弘昼?”
说到这儿,她声音中竟带着一股子哭腔:“弘昼虽顽皮不懂事,却也是王爷的亲生骨肉,弘昼马上又要进宫了,王爷怎么能不管他?若是在宫里头出了什么纰漏,惹得皇上或太后娘娘不喜欢也就罢了,可若触怒皇上等人,说不准命都保不住了。”
这话说完,她竟掉下眼泪来。
瓜尔佳嬷嬷也觉得四爷的反应很是不对劲,可她在紫禁城多年,深知作为奴才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便一味只能劝耿格格放宽心些。
耿格格虽替弘昼难受,却还是打起精神替弘昼准备太后娘娘的寿礼。
她为弘昼选的是一尊天青色的甜白釉花瓶,高高瘦瘦的,颜色很素净,她专程问过瓜尔佳嬷嬷了,太后娘娘一贯喜欢素净,这尊花瓶虽不算出挑,但也绝不会出错。
但当耿格格将这事儿说给弘昼听了,正抱着橘子玩耍的弘昼却摇摇头,漫不经心道:“额娘,我觉得您为老祖宗选的寿礼不好,太普通了些。”
说着,他就挥挥手,一副“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您就别操心”的架势:“我已经为老祖宗准备好了寿礼。”
这下,耿格格是更担心了,试探道:“弘昼,你能告诉额娘你为太后娘娘准备了什么寿礼吗?额娘觉得额娘为你选的寿礼也是挺不错的,你不如就用额娘选的寿礼吧……”
弘昼扭头看向她,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带着些许不高兴了:“额娘,您是不相信我吗?”
耿格格忙道:“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