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预示着,北方的旱情要来了,而且今年,会格外严重。
历明心深吸一口气,“陛下圣明。若陛下问臣何解,臣只能说,唯有调拨更多人手,以及下放更多的赈灾粮,才能避免灾情演变成饥荒。”
今日早朝时,历明心上奏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月北方多地出现春旱的情况。
北方出现春旱,倒也常见。
但今年气候炎热,旱情恐怕会更加严峻。
北方多种植小麦,严重的春旱会直接影响冬小麦的收成,粮食不够,饥荒也就会随之而来。
而在谢婉记忆中,这场旱情最终几乎殃及了整个北方,甚至死了很多百姓。
并非是灾情有多可怕,而是朝廷的怠慢导致了一切不幸的发生。
春旱爆发初期,地方官联合上级官爵隐瞒不报,生怕影响了政绩,所以灾情汇报到瑞明帝这里,也就成了和以往一般的春旱,不算严重。
其中也有对此事推测出今年春旱会格外严重的,例如历明心之流。
可朝臣不在意,瑞明帝也并未太在意。
于是,朝廷一如既往地拨款赈灾。
可应付普通灾情的赈灾款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次灾情。
灾情日益严重,迅速席卷整个北方,。直到地方城镇将此事揽不下来,连京城附近也开始出现难民时——
一切都晚了。
朝臣纷纷跪倒在瑞明帝身前告罪。
瑞明帝勃然大怒,差点没气晕了过去,赶紧下旨调拨人手和粮食赈灾。
可还是死了太多人。
瑞明帝对此事下令彻查后才发现,每年下拨的赈灾款居然还被人中饱私囊,贪进了自己的私库。
经过一层又一层的贪刮,最后到了地方手里的赈灾款少之又少,还剩下的零星一点也都被地方官用来笼络上司了。
之后,整整半年的调查,该定罪的定罪,该斩首的斩首。
可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今日早朝,历明心上奏北方旱情一事,果不其然,更多的朝臣还是不以为意,她这个皇帝也只是意思意思地表示让人将赈灾一事安排下去。
故而,下朝后她再找到历明心说起此事,历明心才会一脸惊讶。
“更多赈灾款和赈灾粮朕都可以拨。”谢婉盯着她,“可朕却看不到它们被送到每一个受灾百姓的手里。”
历明心呼吸一顿,“陛下……”
陛下这话的意思是……
“此事朕想交给你去办。”谢婉眼神锐利,“历卿……朕不想看到这次北方旱情害死一个百姓。”
历明心面目肃然,单膝跪地,“陛下委以重任,历明心定不负所望!”
谢婉目光柔和起来。
她没选错人。
历明心为官时间不久,她所说的这重任别说新官,就连在朝中倾轧数年的老臣子也未必敢接。
但正因为她为官不久,性情刚直,甚至从不在朝臣中站队,谢婉才选中了她。
大月需要贤才,历明心正是其一。
瑞明帝亲小人远贤臣,不是一句眼神不好就能概括的。
谢婉招手唤来朝霞,将圣旨交到她手中,“带着朕的旨意和赈灾的钱粮,你可以向北出发了。”
“朕会派人保护你。”
历明心没想到陛下居然早已准备得如此周到,顿时应道:“臣接旨!”
直到离开御花园,历明心脑子都有些混沌。
手里的圣旨也‘烫手’。
陛下今日找她,怕是早就得知今年的北方旱情来势汹汹……而且特意给她旨令,恐怕对这朝堂局势也是了若指掌。
这位陛下……
历明心轻叹,以前是她走眼了,怎么会觉得陛下是个中庸无能的皇帝?
历明心刚走,谢婉的脸色却沉了下来。
这次北方旱情,还不止这些。
旱情死了许多百姓,瑞明帝震怒,派人彻查赈灾贪污一案。调查了整整半年,最后牵扯出一条可怕的贪污链,有不少高官都接连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