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大理国国王是圣人,苏若存都照打不误,更何况他还不是,就是个小人而已。
孟昔昭曾经有的那些顾虑,到了苏若存这里,已经全都没有了,她信奉的是先下手为强,在刚瞥见了危机的苗头时,她第一反应不是保护自己,也不是修书走外交关系,而是先截断对方获取信息的渠道,并将中间人,变成自己人。
可怜的大理,还不如南诏能撑,仅仅一年半,就灭国了。而苏若存按照孟昔昭之前做的那样,给移居大理的百姓优待,减免赋税、并赠予每人二十亩的土地,著名农师石大壮也跟着过去打广告,说那边幅员辽阔,且气候温暖,种水稻的话,可以一年三熟。
百姓们一听这个,呼啦啦的、欢呼雀跃着就搬过去了,等到地方才发现,一年三熟没错,但这里基本没有平地,全是山,当地人想种地,还要搞梯田,辛苦得很。
但来都来了……而且这里风景很美,山上的吃食特别多,遍地草药,中原的百姓在垂头丧气三天以后,就打起了精神,开始盘算着以后怎么过日子。
人类确实脆弱,但在某些时候,又坚强的令人咋舌,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地,人们都能找出自己的活法。
*
大理也收复之后,所有的海岸线,就都在中原的控制之下了,中原借着通商的借口,也开始往外派探子,不出意外,这样的交流模式能持续上一百多年。
苏若存有自知之明,在她活着的年代里,她是不可能打到那边去了,但她做不到的事,对对方来说,也一样。所以苏若存并不怎么担心立刻就打起来的事,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应天府,更准确的说,是军器监。
多给经费、多给人,并三天就派天使去问一次,在这种幸福的高压下,军器监人人都是冰火两重天,做梦时而当大官,时而全家问斩,连家里的狗都没逃过去。
……
可是,这样的效率也是最高的,火器一代接一代的更新,黑火/药早就不用了,外国想要模仿,都跟不上这个更新换代的速度。
崇吉六年,想要给大理报仇、顺便也捞点好处的吐蕃,被打回了自己的老家,詹不休收编了一众曾经的女真人,在夏季,打上了世界屋脊,终于是把这个最难啃的骨头,给啃下来了。
崇吉八年,西盘国被灭。
崇吉八年秋,人人自危的西域诸国当中,月氏国应当是最为高枕无忧的,因为月氏和大宁这些年十分亲密,他们的皇后还是大宁大将军的亲妹妹,大宁打谁,也不会打他们。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继续醉生梦死,在月氏都城里挥霍享受,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大宁确实没有来打他们,但他们最敬重、推崇的皇后娘娘,在看到这个局势之后,觉得时机已经十分成熟。
詹茴这辈子,不管在原书的剧情当中,还是被孟昔昭修改了的现在,她最不愿意的,就是拖别人后腿,她看得很清楚,早晚有一日,苏若存就会派人过来打西域,也许不是她哥哥,也许第一个打的不是月氏。
有詹不休在,他肯定会想办法先把詹茴带走,然后再兴战事,而詹茴觉得,不必那样麻烦。
当年的月氏太子,如今的月氏皇帝,他是个不错的君主,但他也有君主的通病,那就是宁愿所有人都死光,也不会跟敌人投降。
如果真打起来,即使月氏是纸糊一般的战斗力,也会死很多人。
某个不起眼的日子里,看着熟睡过去的丈夫,詹茴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朝后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