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人:“…………”
孟旧玉也怒了:“怎么跟你娘说话呢!”
孟昔昭摊手:“本来就是嘛,陛下都想把我外放出去了,阿娘不同意有什么用,而且我想好了,我就去隆兴府,你们谁也别拦着,你们要是拦我,我就去奏请陛下,说我一心戍边卫疆,干脆以后留在外面,不回来了。”
孟旧玉:“……”
孟夫人:“……”
造孽啊!
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不孝子呢!
孟旧玉的手指又开始哆嗦,但人都是会长记性的,之前他跟一郎要死要活,还被活生生气晕了,可一郎不依然是我行我素的,就像他说的那样,他们做父母的,现在已经管不了他了。
最后,孟旧玉一个瞪眼,把胳膊放下了,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他还不如赶紧回去看看隆兴府发来的战报,至少也要弄清楚,那边是不是已经把所有战乱都平息了。
而他走了,孟夫人没有走。
她盯着孟昔昭,半天都不说话。
孟夫人此时的表情,是经常用在老国公身上的表情,每回见到她这个模样,老国公那心肝就会自动的颤一颤。
然而一物降一物,孟夫人能把老国公治得服服帖帖,她儿子也能让她变得束手无策。
抿了抿唇,孟夫人走到孟昔昭面前,问他:“一郎,你说实话。”
“你究竟为何想要外放出去?”
孟昔昭看看她,沉默一会儿,他说道:“阿娘,你不要多想,我确实是在你想给我张罗婚事以后,才
准备出去待几年的,但后来我是越想越发现,出去以后,才大有可为,所以,我还要谢谢你呢,阿娘,是你给我指了一条明路。特大号田鼠强。
孟旧玉跟他说这些,是想告诉他,隆兴府遭遇大难,百姓对原来的官员一点感情都没有,甚至相当痛恨,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百姓只会恨屋及乌,却不会想着,也许换个官,他们这就能好了。
不过,去隆兴府当知府,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别的地方,不管知州还是知府,上任的时候都得先去压一压地头蛇,当地豪强更是会联合起来,给新来的知府弄个下马威,这些孟昔昭都不用担心了,地头蛇和豪强们,硬气的,全都被南诏人杀了,不硬气的,做了南诏人的走狗,则被丁醇带人进来通通关押了,情节恶劣的,当众绞刑,情节一般的,也要牢底坐穿。
总而言之一句话,百废待兴,开局即地狱模式,但好处是,这地狱里没有魔王,连个小鬼都看不见。
孟昔昭听着孟旧玉口若悬河,显然他觉得隆兴府内部没什么难度,只要按照老一套治理,慢慢就会好起来的,他最担心的,还是南诏人不服气,会去而复返。
孟昔昭心想,估计没这么简单。
南诏要的是粮食,现在粮食到手,那边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吃饱了撑的才杀回马枪呢,而且丁醇他们也没闲着啊,打完隆兴府就去打别的地方了,搞得南诏也抽不出手来再折腾隆兴府。
反而是已经蛰伏了好几个月的江州造反军,很可能会趁机而入。
想想看,江州能被煽动起来,是因为那里不太平,但跟隆兴府比起来,江州都能算是宜居的地方了,旁边有个这么大的城池,无人看管,百姓还处于风声鹤唳的阶段,这岂不是天然的养蛊大瓮么。
孟昔昭抿着唇,总觉得那里的情况,可能比自己想象中的还不乐观。
但这些他肯定不能跟孟旧玉说,暴露出未卜先知的能力,那孟旧玉估计又能被他吓晕一次。
总之,说完了隆兴府的情况,孟旧玉又给孟昔昭分析了一通,让他到那以后要做什么,多注意什么,孟昔昭照单全收,至于照不照做,那……反正天高皇帝远,他爹看不见。
说完这些,孟旧玉就要走,孟昔昭见状,想起什么,连忙叫住他:“爹!等等,还有一个事。”
孟旧玉疑惑:“什么事?”
坐在床上,孟昔昭讨好的笑笑:“爹,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你都打算亲自去跟陛下说让他派我去隆兴府了,那你顺便也动动手,帮我把另一个人,也送去跟我作伴吧。”
孟旧玉:“……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把太子送去跟你作伴吧?”
那除非太子明天就不当太子了,改当亲王,可就是改了也没用啊,隆兴府所在的地方,已经有亲王了,就是那个被流放出去的宁王。
孟昔昭笑:“怎么可能,我说的是谢原,他这人能力挺高的,我想让他跟我一起过去,在那当个同知。”
孟旧玉愣了愣:“谁是谢原?”
“就是去年刚上榜的进士啊,如今在保和殿当差,大理寺少卿谢幽的儿子,咱们以前那
个谢皇后的亲侄。”
孟旧玉:“…………”
那不就是太子的表兄吗?!
孟旧玉算是服气了,跟太子相交还不算完,连太子的表兄、谢家人,孟昔昭都要凑上去,使劲的跟人家拉上关系。
你是真不怕陛下知道以后,把你下大牢啊……
心情复杂之余,孟旧玉还想起自己是个童子的时候,听邻居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
果然是至理名言。
*
孟旧玉把这事拿过去了,孟昔昭也乐得轻松。
确实,不能每一次都是他自己去说,尤其是这种令天寿帝收回成命的事情,他自己去说,容易让天寿帝觉得,他事儿太多。
爹是参知政事,说话的确好使,可是,爹跟自己太近了,也不能总用,不然的话,效果还是一样的。
唉,说到底,还是他手里的门路太少,真正能跟天寿帝说上话的那些人,没一个愿意跟他统一战线的,秦非芒算半个,但每回想让他办事,都得大出血。
而且有的事,就是大出血了,他也不愿意干。
这哪行呢,他还是需要一个胆子大的、地位高的、最重要的是,心够狠的人来帮自己,当这个传声筒。
目前这世上还没这种人存在,但没有也没事,创造一个不就好了吗。
想着想着,突然,马车停下了,庆福掀开帘子:“郎君,咱们到了。”
孟昔昭出来,看见和走之前相比,好像没什么变化的庄子,嗯了一声,然后朝前厅走去,“你去把石大壮给我叫来,我在这等他。”
庆福应了一声,跑去找人了。
庄户人家过年不按天数来,石大壮本身又很勤快,早就已经重新开工,忙活在试验田里了,听说孟昔昭要见他,他赶紧擦擦手,连衣服都没换,就过来点头哈腰:“大人,您来了。草民给您拜年,祝大人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孟昔昭:“…………”
我要是财源广进了,你们还活不活了。
孟昔昭摆摆手:“好了,别讲那些虚礼,我有事要问你,选种和肥料,你都进行的怎么样了?”
石大壮:“种子早就选好了,只是再过半月,才能播种,如今天太冷,播种下去,这种子也发不了芽啊。”
“那肥料?”
石大壮憨厚的笑笑:“草民按照大人的安排,每配一种肥料,就记在一张纸上,如今都记了七百多张纸了,在上一批成熟的作物里,草民发现,加了发酵过的骨头、猪毛、猪粪、还有鸡蛋壳、羊屎蛋的肥料,作物长得最好,至于大人您说的加生石灰,这个……草民试了几次,成功的不多,总是烧苗。”
孟昔昭被他说的肠胃都开始隐隐不适了。
默了默,他说道:“有机肥料的尽头就是无机肥料,你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啊。”
石大壮听不懂前半句,但对后半句,他笑呵呵的应了,“是,草民一定努力!”
孟昔昭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问他:“你娘子,如今应该已经生产了吧?”
石大壮连连点头:“生了生了,快入冬时候生的,是个丫头,可胖了,七斤多呢。”
孟昔昭听了,哦一声:“她没再怀身孕吧。”
石大壮:“……”
大人,我虽然长得黑,但我真不是那般心黑的男人。
于是,他对孟昔昭默默的摇头。
孟昔昭这才笑起来:“那就好,那就好。”
在石大壮还不明白他究竟什么意思的时候,孟昔昭突然热情的看向他:“是这样子,本官即将外放,那地方穷苦,粮食不够,急需像你这样的农业专家过去,给当地的百姓进行耕种上的帮助,你可愿意,随本官一同前去?只是那地方确实穷,你娘子又刚生了孩子,若去的话,你就只能一个人去了。”
石大壮听了,立刻责无旁贷起来:“大人,我愿意去!咱干的就是惠利百姓的大好事,大人相请,我怎么敢拒绝呢!”
孟昔昭看着他,别提多欣慰了:“你可真是隆兴府百姓的救星啊。”
石大壮嘿嘿笑,忍不住的摸自己脑袋。
摸了一下,突然,他反应过来。
等等——
哪个隆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