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他们在广西试种了第一季稻谷,又在云南收了第二季稻谷。等再次进入广西的时候,广西这边已经开始种第三季稻谷了。

没再在广西逗留,宁望雪他们就回琼州了。

此行不光宁望雪的空间丰富了许多,就是放在外面的一些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标本也多了不少。

“这轱辘瞧着就极为笨重,仿佛也没有多好。”黛玉坐着宁望雪的马车感受宁望雪折腾的橡胶轱辘,实话实说话道:“我到是觉得那个弹簧更有用些。”

黛玉和宁望雪的马车是第一批安装弹簧的,而宁望雪的马车又是第一批安装橡胶车轱辘的。不过宁望雪的这个车轱辘是实心的,比原本木头的车轱辘重了许多,也没比木头的舒服多少。最重要的是这种轱辘给拉车的马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下了马车,黛玉就与宁望雪去了船上,两人坐在船后面的小花园里煮茶闲聊。

“……前朝官员王祯曾经描述过一个可以利用蒸汽驱动的机关。”黛玉用跟教养嬷嬷那学过的茶百戏手艺一边在自己面前的水杯上做画,一边跟宁望雪说道:“前儿看书时就想起了这一茬,让人寻了好多书也没瞧见那一本,想来那些书不是

在家里就是在宫里的藏书阁看过吧。”

宁望雪对点茶什么的无爱,这会儿喝着自己冲泡的糯米普洱茶,一边可有可无的点头,“也不知道咱们看的是不是同一本书,我前儿得闲了还想着要是能将蒸汽机弄出来装在船上,指不定如何呢。”

黛玉闻言便笑,手一抖画就坏了,不过她没也在意,而是抬眸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宁望雪,“咱们到是想到一块去了。我在想将炮安装在船上,你也知道炮筒重,炮弹也不轻,若是想在船上安装一定数量的炮,肯定会降低行船速度……”

听着黛玉说着这些与风花雪月相隔十万八千里的话题,宁望雪一直等黛玉将她的设计理念都说完了才轻轻问道:“……你现在还做诗吗?”

以前刚到京城的时候,黛玉结识了不少手帕交,她原不是爱出门的人,但每次有什么诗会茶会她都会去,平日也是诗集不离手的。

“怎么不做?我上个月还让人帮我整理了一回以前做的诗呢。”

黛玉见问还又说自己昨儿做了一首什么什么诗,因在诗词上的造诣实在有限,黛玉说了好多,宁望雪也仍是有听没有懂的迷茫状态。

黛玉见宁望雪的眼睛渐渐发直,还没好气的瞪了宁望雪一眼。

问的是她,不想听的也是她,太难侍候啦。

╮╭

“罢了,罢了,不说那个了。我前儿做了一批小□□,给你拿了十个。别看小威力却大着呢,且小心收着吧。”说完黛玉将自己跟前的茶推到一旁,自己动手倒了一杯宁望雪沏的茶。

别说,糯米味的普洱确实挺好喝的。

“我这次从云南出来,带了不少好东西。让人做了两种味道的菠萝饭,一会儿你尝尝更喜欢哪个。”

一种是咸口的,用的是湘西的腊肉,金华的火腿,南边的竹笋和菠萝丁等等食材和着今年这一季的新稻米蒸出来的白米饭炒出来的。

一种是甜口的,糯米,鲜奶加菠萝碎塞在菠萝里蒸出来的。

除了这两种,还有那边特色的傣味烧烤和味道酸酸辣辣的鱼汤。

“花了不少银子才请人家教了一回咱们带出去的厨子,好在都是实诚人,也没留一手,做出来的味道跟他们做的差不多。”

黛玉点头,又问了一回宁望雪在广西和云南那边的见闻,话题便又转到了京城那边。

太上皇在黛玉出京城前终于从五台山上下来了,只是下来的人里除了侍候他的人外,还有个相当美艳的尼姑。

三十多岁,容貌艳丽,身材丰腴,听说是太上皇的双.修.伴侣。

宁望雪闻言抽了下嘴角,看了一眼左右,发现丫头们都离他们有些距离这才小声说道:“……我听说太上皇早两年就,就,就,”

‘就什么’并不需要宁望雪说出来,黛玉也是妙懂,而黛玉要说的也不是这个。

“听说那位会练丹。太上皇的气色,”黛玉顿了顿,“听说是比以前好许多。”

反正黛

玉是没瞧出来,而且她也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准确点说,黛玉是怀疑这些话都是说出来哄太上皇高兴的。

宁望雪:“……”

.

黛玉和宁望雪提起这件八卦的时候,京城也因为这位会练丹的姑子生了许多波澜。

虽然人到死时真想活,越老越不怕死。可太上皇渣了一辈子,他鉴渣的能力也是整个大靖属一属二的。

但大靖太穷了。

修个水渠还得众筹,倭奴也快被撸秃了,短时间内很难再榨出油来了,而且西海沿子也没多少油水可捞,不想节流那就只能开源了。

这两年临国派了不少探子来大靖,大靖趁着太上皇在五台山礼佛而出现的女人还真就是邻国培养出来的探子。

那女人献的药,太上皇自是不敢拿来就吃。就算有旁人试药,太上皇也不敢吃。不过药没吃,旁的事却都没少干。

那女人要的东西,太上皇给了,至于试出来的结果会如何,那太上皇就不敢保证了。

对了,太上皇还准备等那边有结果了,就将这女人供出去。

行刺大靖太上皇,你们是出钱呢还是出钱呢?

可以说,太上皇又犯了渣病,也肯定会一直渣下去。在渣的这条路上,怕是一时半会儿的无人能及他左右了。

因这个话题不是年轻女孩应该说的,黛玉也只跟宁望雪提了一嘴便转移了话题。而宁望雪除了在心底腹诽了一回太上皇临老又入花丛外,也转移了注意力。

黛玉在京城那几个月就发现她外祖母是三天两头的生病,她娘也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往京郊跑一趟。

黛玉没什么事的时候也会去瞧瞧贾母,只是每次去都会看见史湘云。而史湘云的态度也多少让黛玉有些头皮发麻,便也去的少了。

事到如今史湘云可不敢跟黛玉使什么小性子了,因她这个年纪和经历的事也不适合再天真无邪了,所以史湘云便又换了个套路博同情。

没错,就是博同情。

先是对黛玉各种羡慕,夸只有黛玉这样的人才配一身荣华,然后再从自己的身世说到这些年的遭遇,最后再跟黛玉感怀一回年少时光。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又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落井下石,黛玉就只能躲了。

“……以前瞧着云丫头虽然小心思多,人却不似薛家那位世俗。如今经了那么多事,她到像换了个人似的。对了,薛家那谁成亲时娘亲去了,我原是不想去的,可想着你肯定好奇便也去凑了一回热闹。”

贾敏为了王夫人去的,到了薛家泰半的注意力都在王夫人身上,仿佛两人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似的,看得黛玉都觉得头疼,更别提王夫人这个当事人了。而黛玉会去薛家则是为了没在京城又肯定会好奇这事的宁望雪去的。

当时黛玉还想着幸好她老娘没和宁望雪凑到一块……二舅母得疯。

宝钗是招上门女婿,薛家没有送嫁妆那一套,规矩流程几乎都是反过来的。成亲的时候,按规矩宝钗还要踩在一个高木箱子上拜堂,用这种方法告诉世人谁是当家人。

唐家那位庶出的三哥儿,黛玉仔细瞧了几眼,虽不及宝玉长的好,但瞧着就有种跟宝玉不相上下的味道。

想到薛家是招上门女婿,便也明白为什么会选这一位了。

旁的不提,至少好拿捏。

“我向来便知道她是个表里不一的,只没想到成亲不过三五天,就将唐家那位带到薛家的下人都打发了,听说有个自小侍候的丫头还被她杖毙了。”

“这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还是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借机泄愤呢?”

黛玉回忆了一翻成亲那日宝钗的神情,心有戚戚的说道:“都有吧。”

被人打趣了,全程没个羞涩样也罢了。可除了必要的敷衍笑容全程都冷着一张脸可见是对这门亲事有多不满意了。

说到亲事,黛玉又觉得她老子娘挺好的。知道她暂时不想成亲,也不会各种催逼她。!

外乡人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