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对——

这些年她做了太女,也让有些人的心思活泛了起来,首当其中的就是韦贵妃,原本她们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后妃,两个人没有利益危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是太女,而她也有一个亲生女儿。

李世民的一个女儿能做太女,那么其他的女儿为什么不行。

这几年云梦感觉的到,韦贵妃在针对她,但奈何她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前朝,韦贵妃的手目前还伸不了那么长,而韦家在前朝虽然有人,只要一提出反对之声,都不用云梦亲自出手,长孙家的人都给处理了,以至于现在韦贵妃并没有对她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之前崔太妃第一次见金多禄的那一次她没有在,但还是听说有刺客进宫预备行刺韦贵妃,未遂转而对昭阳和金多禄出手,还在金多禄反应还算是快,两个人安然无恙。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有些疑惑,韦贵妃为人不算是和善,宫中的奴才对她也是颇有不满,但是一个是奴才一个是贵妃,阶级地位不允许他们做出来任何不满的举动,而有人来行刺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也不是没有人能够做出来。

真正让她起疑的是刺客怎么反而去追杀昭阳去了?如若说那刺客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去随意抓一个人陪葬,那也应该抓一个身份高的人,例如崔太妃,她年老身子骨不利索,抓她是最保险的才是。

可那刺客没有那么做,这就让她不解了。

让人去查,还真的给她查出了些消息,那刺客根本就是韦贵妃找来的,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昭阳,找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而已。

六年前是要在金马寺当中用死士刺杀昭阳没有成功,现在这又是换到了用这样的方式,看来她对昭阳是真的恨。

这样一个狠心的女人,云梦也觉得汗颜,但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时候还动不得,让彩萍去提醒一下廖迅,也是出于对廖迅的恻隐之心。

廖迅这个人的文采还是有的,只是为人胆子也十分的小,自古以来便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胆子小,纵使再有文采也无法显露出来,刚刚冒出了点儿头看到危险就会缩回去,这样的人谁也不会用他。

这次是韦贵妃威胁,不然恐怕他一辈子都不会参与到后宫或者前朝的争斗当中。

一个月之后,吐蕃使臣来了,但是提前来的那位吐蕃王子却是一直都没有出现,好像从来都没有来一样。

吐蕃使臣提出来让大唐公主嫁去吐蕃,以此来保证两国的交好,被李世民给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并且像他展示了大唐的势力,间接的告诉他,大唐不怕来犯,现在这些士兵正愁没有地方一展宏图呢。

吐蕃使臣本来是信心满满的,可见此也不由得心里犯嘀咕了,吐蕃在大唐周边小国里面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但是一旦开战,还是没有办法和实力如此雄厚的大唐相比较。

如此一来只能悻悻的回去,至于那个从来都没有露面的吐蕃王子,也如同来到时候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跟着使臣的队伍回去了,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

云梦的人日日监视着他,并没有看出来什么不同来,所以云梦也没有声张。全当做没有看到。

“父皇之前不说是要将宗室之女封为公主远嫁吐蕃的吗?”在吐蕃使臣来之前李世民和她说过这件事情,虽然大唐现在的实力不需要用和亲来巩固,但这个办法还是很好的,她之前也认为李世民这么做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永河你也说了是远嫁,朕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能远嫁,又如何远嫁其他的宗室女?”

云梦了然的点点头,“父皇考虑的周到。”

李世民把桌案上的一本奏折递过来给她,“这是昨日边疆来的奏报,吐蕃在向大唐提亲的同时也像其他部落提亲,同样是要求迎娶公主,既然他那么想联姻,朕索性便让他们成功的联姻,倒是要看看那些边疆小国联合起来能有什么样的能耐。”

云梦大概的看了一遍奏折,大致意思和李世民所说的一般无二,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决定也明了了,吐蕃同时向大唐和好几个边境小国提出来求娶公主,那些小国为了保持两个国家的和平,自然是愿意将公主嫁过去,可这时候大唐如果下嫁公主,岂不是向世人证明是大唐和那些边境小国没有区别。

“父皇考虑的周到,此时的确不应远嫁公主到吐蕃去。”

李世民点头,在桌边坐下,喝了口茶,“昭阳也嫁人了,现在朕的女儿就只剩你和如凌还没有嫁人了,如凌年纪还小可以再等几年,你是不是应该考虑考虑了?”

“父皇放心,女儿一定会嫁人的,只是不是现在而已。”云梦也露出一抹笑容,“大唐,一定会是父皇子孙当中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世民为了防止有□□发生,提前册立了太女,为的就是有一天他遭遇不测,皇位是他的后人继承下来的,但是云梦不嫁人,没有子嗣,李世民不由得担心皇位会不会从她手中转让出去。

此时云梦如此保证,他也就放心了。

已经是太女了,未来的一国之君,以她这个身份来说,她未来的夫君是什么样的身份已经不重要了,她未来的孩子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孩子的母亲。

既然云梦如此保证,他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从她十七岁那年,气势全开的对着严黎明射出那一剑的时候开始,他就知道她非等闲之辈,只要给她一个机会,她会有做出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结果。

“再过不久就又到了科举考试了,这几年你严惩了科举舞弊之风,相信这次一定能够再为大唐选几名有用的人才。”

“大唐地广物博,人才济济,这一点父皇大可以放心。”经历了五年的洗刷,科场已经没有敢徇私舞弊之人了,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这次来长安参加会试的有上千人,云梦粗略的看了一下这些人的资料,年岁不一,有五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而他们参加乡试的文章也都被找了出来,送到长安,过了会试到了殿试的时候也可以把以往的文章拿给皇上过目,让皇上更加了解这个人、

目光落到一个名字上。

彩萍见云梦不动了,看过去看到了一个名字,赵弘。

赵弘在家读了一年书之后参加乡试,成功的考了举人,但是他运气着实是不太好,在刚刚成为举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父母也都相继去世了,这样一来便是要守孝三年,三年过了这才来参加科考。

在三年前那届会试的时候云梦还特意去看了一下赵弘的事情,这才知道他父母去世的事情,按照永河记忆里面算一下时间,也的确是他们二人成亲之后没几年赵弘的父母便去世了。

云梦把文章放下,这些人的文章水平还是在一个差不多的水平线上的,看了几篇之后也没有看到比较醒眼的文章,赵弘的算是比较出彩的了,这三年多的时间他一直都在读书,如果是以这篇文章的水平继续前行的话,通过会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

“都收起来吧,待会试结束后送到勤政殿给父皇一观。”会试之后就是殿试,但如果在这些文章当中有入了李世民眼的,但那人没有通过会试,李世民也是会召见的,招贤纳士,如果尚可便会委派。

“殿下,刚刚二公主进宫了。”

“有什么事儿吗?”公主进宫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值得彩萍这么说的,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彩萍看了眼云梦的脸色,“是二公主要和二驸马和离,去找了崔太妃,但是崔太妃不同意。”

“就这事儿也值得你和我说?”清云现在的驸马都已经是第二任了,虽说这个年代民风开放,女子也可以提出来和离,但是终究太多次终究是不好看,崔太妃不同意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云梦也不以为然,感情的事情本来就是合则聚不合则散,既然双方不愿意为了彼此磨合,那也就没有在一起的必要了,勉强在一起也只会成为一对怨侣,更何况清云和二驸马两个人还没有孩子,和离对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云梦不知道的是,因为清云主动提出来和离了,让本来已经打算提出来和离的昭阳改变了主意。

她和金多禄两个人本来就是假夫妻,成亲一段时间之后,彼此过了难关了,也都打算和离,但是在关键时候昭阳却反悔了,让金多禄很是头疼,金家各个人出着法子让金多禄休妻,这就是另一宗戏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来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