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济说道:“陛下,臣却是赞同立刻出兵。原因倒是简单,就是因为李世民已经退回瓜州,多耽搁时间,李世民一旦恢复过来。再要进攻,那就不容易了。所以眼下的情况,那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抓住李世民溃败的机会,一鼓作气杀过去。”
这时候的内阁,有了分歧。
一个个脸上神情肃然。
杜启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众人没有议定最终的结果,没有统一的意见,他可以决断。之所以众人商议,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众人的建议。
杜启却是没有急着决断,而是看向了李靖,
道:“药师公,你认为当如何?”
李靖说道:“陛下,此战涉及到大唐,臣不宜参与。因为眼下攻伐大唐,如果采取稳妥为上的策略,臣有为大唐拖延时间的嫌疑;一旦采取立刻进攻的策略,万一有什么不妥之处,臣又有相助大唐的嫌疑。故而这一战,臣不宜参与。”
他在政务上,一贯是习惯了谨慎。
故而杜启一询问,李靖直接就说了想法,不希望自己卷入其中。
杜启点了点头。
倒也不为难李靖。
再者,李靖一直习惯了谨小慎微,要突然改变过来,也不知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杜启不着急。
杜启又看向薛仁贵等人,道:“你们三人有什么看法?”
薛仁贵道:“全凭陛下做主。”
马远道:“陛下剑锋所向,末将便长驱直入。这一战,全凭陛下做主。”
萧元奇一贯是稳重的性格,他却是道:“陛下,臣认为应该采取稳妥为上的策略。如今的夏国,一切都蒸蒸日上。我们夏国的发展速度,那是远甚于大唐的。所以我们眼下,缓一缓也不碍事,越是拖延时间,我们的实力越强。”
杜启听到后却是沉默下来。
仔细的思考。
杜启的内心,是趋向于采取稳妥为上的策略,因为这一计划,更是能兼顾夏国的局势。
杜启思索了一番,便道:“关于和大唐开战一事,朕决定采取马周的建议。眼下我们,采取稍稍放缓的策略,暂时不攻入瓜州。”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