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儿。
杜启和掌柜的又聊了一会儿,把关易的情况了解清楚后,最终掌柜的忙碌去了,而杜启一行人也身离开。一行人又在城内转悠了一圈下来,继续了解蒲昌县的情况,最后才在城内找了一处客栈住下来。
要打探情况,必须要住下来。
房间中,宾主落座。
杜启看向上官仪、马周和来济,问道:“你们对关易,有什么看法?”
上官仪说道:“大王,根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百姓对关易的风评,是极好的。对于关之澜的情况,也摸清楚了。关之澜这里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但其人颇为聪明。”
顿了顿,上官仪说道:“关易其人,治理地方有能力,却管不住儿子。臣认为关易其人,要么是真正的能臣。要么
是一个心思深沉的贪官污吏。非大忠即大奸,呈两极分化。”
来济想了想道:“大王,臣偏向于关易是忠臣。百姓对关易的风评极好,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易做官,只要有风吹草动,肯定有消息传出。如今我们走访了一圈下来,关易的负面消息一丁点都没有,没有任何人指责关易。所以臣倾向于,关易是一个能臣。”
上官仪毫不犹豫的道:“来济,你把事情想得过于美好。我们是大王的谋士,所提出的建议,必须要全面。如果按照你的推论,存在了问题,等于是包庇关易。”
来济虽说以上官仪为首的,未必意见就要统一,他开口道:“我所阐述的是倾向于,并非就是得出了论断。再者,眼下只是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没有真正的调查。所以说关易是忠臣是奸臣的论调,没有什么用处,眼下只是给出一个大方向罢了。”
马周则是在一旁不曾说话。
他任由上官仪、来济争论,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争论。
杜启也不曾阻止,理越辩越明。更何况,有争执也是一件好事情,并不是说内阁永远都是一种声音那就就是好事情
。好半响后,两人已经争得面红耳赤,却是没有争论出一个高低。
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杜启开口道:“停!”
一句话,两人各自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