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看到再度扑杀上来的韩军,其气势明显比刚才要强不少,而韩军这样不顾一切的拼杀方式让双方一时战了个旗鼓相当。
过了一会儿双方依然焦灼的杀作一团,双方都不能取得明显的优势。不过张耳却对于韩军如今拼命的攻击己方阵地感到有些疑虑,因此他命令自己的身边的亲卫前往战场周围注意四周的情况,若是有任何异常立即来向自己汇报。
正是因为张耳的这个命令,让他即时的发现了绕道后方准备偷袭的那支韩军,即时的派出麾下将士挡住了这一支准备偷袭的韩军,避免了己方的投石车和弩车营地被袭。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的敏锐嗅觉,或者说在战场上千变万化中瞬间的对危险的直觉。
在击溃那支前来偷袭的韩军后,正面的韩军将计策再度失败,正面也无法突破中华王国卫队的防守,只能再度撤回大营。
撤回大营后,韩循立即下令将营中运输辎重的车辆全部推到大营栅栏后构成第二道防线。欲以此抵挡中华王国卫队的投石和巨型弩矢攻击。
张耳看到韩军的这个动作,知道韩军已经放弃突袭破坏己方的投石车和弩车了。便下令己方将士继续保持阵型,保护弩车和投石车营地。
不久之后,投石车和弩车组装完毕,将士们将投石车和弩车推到阵前,张耳率领的大军则分列两旁保护投石车和弩车。
接着随着陈馀一声令下,一块块投石和巨大弩矢呼啸着射向韩军营地。韩军营地的栅栏和栅栏后方的辎重车辆被投石砸中,木屑飞溅。显然临时组成的防线根本就无法阻挡投石车的攻击。
韩循见状,知事不可为,当即下令道:“诸将听令!速速集合队伍,撤退!”
“遵命!”一众将领领命道。
韩军将士如今正在防线后面躲避中华王国卫队投石和巨型弩矢的攻击,听到命令后,所有将士如蒙大赦,很快便集结完毕在韩循的带领下,从营后大门撤退,往徐州方向奔去,韩循希望能够去那儿与联军主力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