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攻伐赵国需要达成的目的,诸位大臣各抒己见,最终讨论协商后确定逼迫赵国割让内黄河道以东靠近魏齐鲁三国的这一片区域。其中包括黎阳、平邑、东武城、武邑、河间、冠城、临清等大大小小几十座城池。
获取这一片区域的好处显而易见,这一片区域被内黄水围绕着,形成天然的保护墙,一旦拥有背靠身后的鲁国则易守难攻。
同时,拥有这一片区域后,向东可以与东线的即墨城对齐国形成左右包夹之势,向南可俯瞰魏国濮阳、安阳等地,往北渡过黄河便是燕国,往西则可直接威胁赵都邯郸。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宝地,一定要掌握在手中。
况且这片区域因为黄河水利之故,水系发达,利于农业灌溉,乃是不可多得的一块发展农业生产的良田沃土。
确定了此次讨伐赵国的目标,接下来便是行军路线和作战方针的制定。
君臣几人一直围在地图旁指指点点,不断的讨论着可行的方案。
“我认为我王国卫队应以骑兵为主,快速从平阴渡河抵达东阿,在东阿集结休整后,便直取冠县。接着渡过黄河兵围邯郸城,打赵国一个措手不及,逼迫赵王割让内黄以东的领土。”范增道。
“范郎中此计虽然效率最高,不过风险也很高。石以为我们可以以更稳妥的方式获得胜利。”黄石抚须道。
“愿闻其详。”其他几人饶有兴趣道,他们都知道黄石一向爱出奇计,今日反而不赞同范增的突袭邯郸方案,因此大家都感到有些好奇,想要知道他脑中的计策是什么样的。
“此次燕国邀约我国伐赵,两国之间长久以来的仇恨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想必燕国会全力攻击。而赵国在燕赵两国边境地区布置有大量的探子,燕军一有动作,赵国一定第一时间便会知晓,一定会调集重兵进行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