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制定战争策略的过程中,姬天赐一直全程参与,对于此次讨伐大南国的战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原因很简单,这几乎算是关乎国运的一战。若是能够顺利拿下大南国,则中华王国岭南的广东郡将完全纳入中华王国怀抱,中央对于广东郡这一片区域的控制力也会大大加强。
若是战败,那前期辛苦打下的广东郡就可能会处于孤悬于外的境地,虽然有闽中郡可以连通,可毕竟道路险阻,交通麻烦。而且一旦战败,大南国将更加难以对付,而更远一些的那个百越国将获得更多的时间巩固发展。也会对孤悬于外的广东郡产生极大的威胁。
中华十年(公元前245年)秋,中华王国集结三路大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开始向大南国进军。南路大军为主攻大军,由宣威将军杨林率领,麾下为50000内附的五岭将士和20000原中华王国卫队将士组成。
东路大军由齐国降将林克统率,总兵力为30000,主要是这两年新招入伍的新一代将士,年龄是这次讨伐大南国三支队伍中平均年纪最小的一支。
林克自从惨败在廉颇手上后,对廉颇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两国议和时,齐国并未提出要求归还他们这些将领。他自己也感到无颜再回到齐国,并且考虑到自己就算回到齐国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此林克和麾下一众将领便留在了中华王国,并宣誓效忠中华王国。他麾下的将领们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林克则一直跟随在廉颇身旁学习。
今次廉颇亲自举荐由其独率一军参加讨伐大南国之战,他对于这样的机会十分珍惜。对于自己麾下的这帮新兵也是要求甚严,但同时他又体恤士兵,与士兵同吃同睡,因此深受这帮新兵的爱戴。
南路大军乃是由冉蛮统率的伐粤大军共计80000人,不过由于要留部分将士防范各地的百越贵族叛乱,实际能够参战的只有40000名将士。
南路大军,冉蛮亲自坐镇韶关,将对付百越人更有经验的冉勇派去负责镇守各地城市,负责镇压百越贵族叛乱,将野战经验更丰富的龙且调到前线,负责担当攻击大南国的重任。
因为有五岭将士的领路以及监察司提供的详细情报,三路大军总计140000将士分别从姑蔑城、闽越城(原闽越王城)和韶关城出发,沿着五岭山脉的山间小道往大南国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