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笃鱼

“干笃”比“软笃”多了一道工序。

那便是先烧一锅热油,把鱼肉用鸡蛋面粉加上料酒葱姜什么的码制一下,然后整条鱼肉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

鱼肉是很容易熟的,经过这样的操作,全部都已经可以食用了。

因为加入了蛋黄,它的表皮出变成了金黄色。

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焦香味,那是鱼肉蛋白接触到热油后,散发出来的独特的向鲜香味。

接下来的程序,就跟“软笃”一样了。

把调好的汤汁烧开后,放入炸过的鲫鱼,两分钟后就出锅,然后就是勾芡淋汁,再同样来上葱花调色调味。

因为酱汁的浇淋,两道菜看起来颜色几乎是一模一样。

只有细细的辨别,才能看得出其中的差别。

“软笃”的鲫鱼,表皮是原色的,肉质略微泛红,而“干笃”的鲫鱼,整条鱼似乎已经跟酱汁融合在一起了。

蓉州的市民,大都爱吃口味略重的“干笃”。

“干笃”的味道,相对要辣一点儿,倒不是调味品里多放了辣椒,而是干笃的鲫鱼,因为表皮经过的炸制,因此更能吸收汤汁的各种味道。

辣味,自然也就比“软笃”要多一些了。

市民好吃辣味,自然也就对“软笃”的鱼肉,更加青睐一些。

淡水鱼里面,鲫鱼是相对鲜美的一种鱼类。

营养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很多生了孩子的妇女,家人都会给她熬鱼汤下奶,足见这东西,实在是个价廉物美的营养品。

但肉质细嫩的鱼肉,都有一个通性,那就是小飞刺是相当的多。

其实这也是“干笃”鲫鱼收市民欢迎的原因之一,“干笃”的都是炸制过的鱼,那细小的飞刺在经过高温的油炸后,变得松软无比。

在进食的过程中,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心里障碍。

因为软刺,对人的喉咙根本就够不上什么伤害,基本上用牙齿都可以嚼烂,只需要把长刺吐出来就可以了。

而“软笃鲫鱼”那吃起来,就必须小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