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一口一个小僧自称,倒也是信口拈来,不过看着已经不下四十岁的猥琐光头用小僧自称,兰墨烟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随着和尚一席话,两人却诡异的对峙了起来。
......
与此同时金陵贡院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六位考官肃穆以对的盯着闫世清还有他面前的那三摞考卷等待着闫世清一声令下。
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接下来将搞的他们鸡飞狗跳的林寒此刻正在纸醉金迷中死去活来呢。
会试需要阅的试卷没有乡试那么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三百多人的考卷,如果按照之前的流程大致就是两位考官阅一遍筛选出前一百名,随后主考官的两位副手在阅第二遍,筛选出一百份考卷中的前十位,在交由主考官阅第三遍,在其他人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定出前三,就是江南会试通过可以参加京城殿试的最终名额了。
乡试进会试需要三十位,而会试进殿试却只要三位,这便是恩科考试残酷的地方。
但很显然以往的阅卷规矩不符合这一次会试的实际情况了,无论是考题还是新来的两位考官都是以前流程中没有的,更不要说此次考题中有一道实打实的送命题,阅这样的考卷是要担责任的,搞不好龙颜大怒,脑袋上的官帽保不保得住还是小事,脖子上的脑袋还在不在都另说了......
所以现在六位考官都直勾勾的盯着主考官闫世清,希望他能拿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章程,或者选出一位背锅之人。
“王大人,李大人,两位先阅第一遍试卷吧,将一些
没有作答的试卷或是纰漏颇大的试卷挑出,两人一个是太学院一个是国子监的人,阅第一遍也算是合情合理。周大人,吴大人,你们将王李两位大人挑拣出来的试卷做进一步梳理,若是遇到什么涉及兵策医者方面的东西搁置下来,交予孙太医,范大人即可......”
闫世清又怎么看不出来手底下这些人的小九九,又怎么可能如了他们的愿。
“如此筛选下来,想必试卷也会不少,到时候我等分开计数,诗词歌赋为五,草原问策与治理瘟疫合而为五,最后我们将这些分数累加分级即可,诸位开始吧......”
闫世清最后并没有大包大揽下评分的权利,而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开什么玩笑,事关自己的脑袋,就算是顶缸背锅也不能他一个人背啊,诗词歌赋这方面责任没多大,他自己也可以搞定,剩下的部分,孙思逸和范振磊两新人,他们不背锅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