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端生丈夫范菼,以他的家世一直没有中举恐怕压力很大。但是不喜欢学习就算了,还硬要参加科举;参加科举又不喜欢学习,糊弄一下也就罢了,还要请人代考。什么是代考,这就是科场舞弊案!】
弘历一听,不悦起来:“科场舞弊案?这陈家、范家是江南大族,竟然也有这种事?”
【案发之后,范菼被流放伊犁,陈端生虽然在
自己家中饱受同情,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异地相思,最终芳年早逝,导致《再生缘》未完。】
陈端生的父母原本有些犹豫,听到这里瞬间拍案而起。
又是科考舞弊,又是流放伊犁,还带着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一起流放,这是一个人不负责祸害全家!
“退婚!必须退婚!”
【论才华没才华,论人品没人品,你无才有德行也可以,但是都没有。还完全不顾大局,不知道科场舞弊事发后的严重性,看来当权者还是太仁慈了,才让学渣心怀侥幸。】
“请人代考?科场舞弊?”
这一下,炸锅的不仅仅是当权者,普通书生也愤怒了。
科场舞弊是所有文人最为痛恨的事,没有之一。
当其他文人书生寒窗苦读几十年,你却直接搞小抄作弊,这违背的不仅仅是科考的公平性,也是污辱了其他苦读多年的考生。
无论是帝王还是大臣,或者别的考生,都厌恶。
“此事必须严查!”
“科考舞弊竟然还能赦免?这到底是哪家的人这么有本事!”
“还请人代考,连自己做小抄都不用,他怎么不直接去买个官位算了!”
“天幕说得没错,这人既没才华还没人品,实在是我辈文人之耻!”
【《再生缘》非常受欢迎,在我们现代改编成越剧、淮剧、黄梅戏《孟丽君》,还有影视剧。在清朝也很受欢迎,在民间改成唱词、说书等传唱,以致于后面也有文人来续写。但是这种续写,如同高鹗续写《红楼梦》把悲剧改成大团圆结局一样,《再生缘》也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
【但是,还不如不改。】
陈端生还没有结婚,听到夫君被流放的冲击性还不如听到自己的作品被改成大团圆结局来的刺激。
她想想后几十回写作时自己的境遇,丈夫流放伊犁那么遥远的地方,生母早早病逝,自己还背负着罪人家眷的名声饱受非议,这个心态怎么都写不出大团圆吧。
她苦笑中也有些无语:“这续写的文人对大团圆是有什么执念吗?”
怎么动不动全是大团圆?但凡看了前面的内容,怎么圆的回去?
【《再生缘》的原作,讲述的是元代才女孟丽君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订婚,遭豪族刘家破坏,皇甫少华只知道退让,孟丽君毅然抗旨拒婚而出逃。但是她不是懦弱出逃,而是索性女扮男装参加科考,应试中状元,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此后,孟丽君凭借自身才华与能力,步步高升。她掌兵权,任宰辅,与父兄同僚,纳昔日未婚夫为门生,议论朝中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压倒须眉,为妇女扬眉吐气。】
【但是后续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是作者的本意!】
孟丽君考中状元后,是非常坚定地走官场路。
她面对不断扑面而来的父母、夫家试探相认,孟丽君多次佯装不识,逃避
尽管不是第一次听到后世女子缠足,上官婉儿还是颇为厌恶:这明清的女子根本不被当作人,这还算什么女子!
4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157章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8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都说报恩是要给人做牛做马,哪怕是做牛做马也不会这样虐待,这是牛马不如!”太平公主对这位清朝已经厌恶到了极点,恨不得自己学着太平昭公主,领兵去灭了那清朝。
武曌慢悠悠:“这就是女人被压迫的常态,你们以为,大唐女子都过得如你们一般自在吗?”
这话尤其是说给太平公主听得。
太平公主一愣,脸色不自在起来。
她,果然还是不如母亲,自幼在皇室长大,民间的苦难见得太少了。
【李汝珍借武则天来为中国的女子出气,不仅在第四十回极力描写他对妇女的德政,而且在其下文重点铺陈他所设想的男女平等的选举制度,提出了女科举,说女子“灵秀不钟于男子,贞吉久属于坤元”,有了“女学士”、“女博士”、“女儒士”;】
【李汝珍还为武则天起拟乐“十二条恩诏”,各种福利,真希望让武皇看到。】
武曌哈哈大笑:“朕看到了!”
“这女科举不错,朕听到了!”
女学士,女博士,女儒士,品级都被人定好了,很好!